可这会,兵卒们还真要靠这些农户,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划桨的体力了,必须大伙齐心协力才行。
一柄锋利的短剑,掉落在船里。
博州水军队官,解下身上的甲衣后,
冷视满船赵民,对着那名叫嚣者,大声吼道,
“要不是军法,老子现就送你下去!泥浆不深,等会老子下去正好可以推船。”
北风呼啸,下着小雪的天气。
高坡上的几家农户,泪流满面。
他们永远也忘不了,元始五年的那个春天。
黄河决堤,洪水过境时,
一位兵卒跳进了水里,换他们的孙儿上船。
‘他叫狗儿。官爷,记得了,彭店县,王家村狗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狗儿?这特么没一万也有八千,你们自己记,洪水过后来博州衙门领人。’
------------------
平原郡,
在赵军大将程庆的防区,
由于齐王南野的兵卒长期有偷渡过河,袭击村落的恶行。
因此,在长达几十里的黄河防线,
程庆听从了主簿团的建议,命令郡兵、散兵,结合后营兵将修建了不少兵屯。
这些屯子不大,多为二三十步宽长,高有三层、四层不等。
下方设有马厩、猪圈,二楼一般是兵器库,三层、四层住人。
正常来说,一个兵屯容纳几十个赵军绰绰有余。
这个规模的赵国兵马,足以应对绝大部分的齐地偷渡兵。
可元始五年春,
平原郡西沙屯里,那是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一层被水淹没,自夯土二层开始,哪怕是一人高的土窗口,都挂满了附近的农人。
“去搞木材来,把中间想办法填好,要不然近千人怎么住啊?”
“你,你,还有你。准备好了就跟本官一起下水,去把村里的梁木弄过来,架几个平层,大家才能活着。”
平原郡,泥水滚滚,冒着气泡。
每走一步,都要耗费这些青壮汉子巨大的气力。
玄武军的兵头走在前面,
大伙趟着泥水,顺着记忆里的路,前往不远处的小渔村。
木筏倒是有两个,但那都是等会装木头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