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前,他考虑再三,他不是没想过香槐和严深的特殊关系,或许这样直白的怀疑会显得他有几分草率,但,他希望阿深可以多加小心,万事平安,而且他也相信,对方会信自己,不会因为涉及香槐而有所偏颇,“文昌,你立刻将信送去驿站。”
按照行程,此时严深他们应该到了仟州,但路途遥远,越是靠近目的地,道路受到雪灾的影响就越大,京城已经开了春,他们出发的时候都褪去了厚重的棉衣,但现在,他们不得不将它们重新穿在身上。
“好在第一批粮食都是从最近的州进行调配,要是和我们一样从京城出发,不知要饿死多少可怜无辜的百姓。”
韩岐丰随意拍了拍衣上的尘土,看着忙活的众人叹了口气,道路难行,轮子陷在泥里拔不出来,他们不得不下了马车后站在一旁干等,已经比预想的晚了三日,不知今天能不能赶到仟州。
“韩公子不必担心,已经通知了仟州的知府,他会派人过来帮忙。”
严深走到他的面前,将刚备好的汤婆子递给他,这半个多月以来的相处,他发现对方是个谨慎且细致的人,与韩秋殊大不相同,“对了,你明明是翰林院的人,为什么这次会被派来赈灾?”
“读书习字,考取功名,不就是为了百姓吗?”
韩岐丰双眼凝视着远方,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笑了一声,接着转头看向对方,“之前拒绝赐婚,这次算是将功折罪,而且……我有一点私心。”
他伸手解下腰间的半块玉佩,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那个让他难以忘怀的午后,“他走之前,只留下一封诀别信和这个,家里本就不允许我和他来往,我只能私下托人寻找,这么久了,全都无功而返,年前,我派出去的人说,他可能在仟州,我本想着告假去找他,但很快就传来受灾的消息,我便借着由头,自告奋勇……”
“我明白了。”
严深知道在这个世界寻人不易,刚要安慰几句,仟州知府就带人赶来,对方四十出头,短方的脸上一双垂眼稍显木讷,他走上前来,先用袖子搓了搓被冻得有些泛红的鼻尖,再朝着他们行礼道,“臣来迟,还望王爷和五殿下……”
“是我们路上耽搁,与你无关。”
严烁和韩秋殊从另一边走来,直接打断了对方的客套,他有意无意地扫视着他们,最后目光回到了知府的身上,只见严烁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走到对方身边淡然随意地说了一句,“衣服料子不错。”
“在殿下和王爷面前,臣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知府依旧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神情,而严烁则从嗓子里挤出一声笑,转身回到了韩秋殊的身边,“那就有劳知府大人费心了。”
他们虽然听从知府的话,选择了另一条路,但等他们到了仟州,天色已全然暗了下来,本该灯火通明的街上如今漆黑一片,看不见人影,道路两旁还未收拾干净的门面残骸混合着淤泥和残雪,严深他们坐在马车里,看见这样的景象,心也变得沉重起来。
按照规矩,他们该宿在知府的宅子里,府里明显为了他们的到来整修过,严深一边注意着府里的事物,一边被下人领到西侧的厢房,这段日子风尘仆仆,他当然希望可以沐浴一番,但这里不是京城,外面的百姓还受着苦,现在能有盆热水擦擦身子,便是极好的了。
善荣和文寿也累了一天,知府说会让府里的人伺候他们,严深不在意这些,便由着他们安排,屋里早就备上了炭火,桌上也摆好了饭菜,就算再艰苦,他们的饭桌上还是能有一道荤菜和热气腾腾的汤。
屋外不合时宜地响起敲门声,严深刚拿起筷子的手缓缓放下,他站起身来打开门,屋外的人似乎没想到他会如此,紧张地往后退了两步,端着的热水往外洒出了一些,“什么事?”
“奴才参见王爷……”
眼前的人穿着宽大单薄的下人衣裳,整个人在夜晚的寒风中就像弱不禁风的柳枝,他连说话都在哆嗦,更别提抬头看严深一眼,“奴才奉命……来……来送热水……”
“天冷得很,你穿成这样不会着凉?把水给本王,你回去休息便可。”
严深伸手去接,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指尖,果然很冰很冷,他迟疑地看着对方,然后转过身来准备将盆放在一旁的台子上,谁知刚放下东西,一双颤抖的手臂就圈上了自己的腰,“王爷,让奴才伺候您……帮您擦身……”
严深几乎是瞬间就拉开了二人之间的距离,门不知何时已经被关上,不算宽阔的房间内只有他们二人,对方扯下帽子,长发顺着肩膀滑落,精致小巧的面容,看上去是那么干净,可他的手却已经伸到了自己的腰间,不顾严深惊讶的目光就要解下腰带。
“住手!”
严深握着他的手腕,手上红色的胎记他再熟悉不过,对方被他的声音吓到,呆呆地看着他,“你是哥儿?”
“是……奴才是哥儿……”
对面的人红了眼,不知是被严深吓到还是因为其他,严深慢慢松开他的手,用尽量平静且温和的语气说道,“出去,我有夫郎,不需要别的哥儿伺候。”
原来知府说的伺候是这个意思,严深心中不免冷笑,这算不算变相的贿赂?
“求您了王爷,别赶奴才出去。”
站在那里的人突然跪倒在地,他伸手轻拽着严深的衣角,乞求般地哭了起来,“奴才是干净的,是第一次,不是那些勾栏地方的人,王爷求您了,让我伺候您吧。”
“你……你先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