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令不能掌军,京城就是余令最好的去处。”
可如今余令已经跳出来了,除了熊廷弼那帮子人不针对他,也不支持他,剩下的人都不喜欢余令。
如果把余令留在京城,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场噩梦。
叶向高再次拿起了笔,他想写一封折子来告诉皇帝,来告诉所有人。
可在写完一个“臣”字后,又搁下了笔。
这些都是自己的猜测。
如果让余令知道,因为自己的猜测,从而毁了他的一生的话,以余令的性子,自己想安度个晚年怕是不成了。
“都是猜测,都是猜测罢了……”
叶向高笑了笑,觉得自己越来越老了不说,也越来越胆小了。
这些年见了太多惊艳绝绝的人物。
余令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位罢了!
叶向高准备洗洗睡了,宫殿里余令和朱由校还在促膝长谈,两人没说什么大事,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余令的心情很好!
虽然朱由校掩饰的很好,余令还是感受到了他的为难。
他想让自己留在京城,可臣子却想让自己离开京城。
在两难里,朱由校个人的想法自然就变的不重要。
别看现在的朝堂君臣之间能好好的商议一件事,但在这个事情的前提就是皇帝得听他们的话。
如果朱由校不听话……
在臣子的眼里那就是“君王任性妄为,当谏,当劝之”。
就会以皇帝年幼的理由来规劝皇帝走正道。
那朱由校这么久以来做的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
“右庶,在这皇宫外,像我这么大的都在做什么?”
“他们啊,做的可多了,像陛下这么大都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娶妻生子,在为自己的家努力拼搏!”
“九边之地的百姓是不是活的很难!”
“很难,不但要承受劳役,还要承担边军的粮草,一年到头忙下来家里如果能剩下点什么那就是大喜事!”
“大嘴跟我讲过,他说第一次跟你来京城的时候他十五岁!”
“他这个人很不错,性子很直,没心眼,陛下要是用他就不能让他去需要耍心眼的地方,校场最适合他!”
“我安排他掌管宫卫!”
“你就不怕臣子说?”
“怕啊,只要我不承认,他们就没法了,天下姓朱的又都不是皇室的人,朱燮元也姓朱,他也不是朱家子弟。”
提到了朱燮元,余令忍不住道:
“陛下,奢安问题很大么?”
“很大,派出去的官员鱼肉百姓,对当地的土司们也轻视,稍有不从就把改土归流这把刀高高举起。”
“那里流官多,他们呢?”
朱由校呵呵一笑,淡淡道:“就不该要什么流官,土司是世袭,凡世袭者必向流官上私纳黄金已为不成文之陋规!”
余令低头不语。
大明这么大,可官员的做法却又出奇的一致。
奢安之乱其实就是大明的官员逼出来的。
当初奢崇明与奢崇周争夺土司之位是内部事。
他们无论打的有多狠,那对朝廷都是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