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这时已经转过了身朝着门外走去。
可就在朱由校话音落地的那一刹那,刚准备踏过门槛的袁崇焕猛的停下了脚步。
天启帝这一招,用的确实是狠!
而且一刀命中最重要的位置。
一旦天启帝回京之后,将这事情公布出来,并且说出来是自己这个东林党人进言的。
那么自己将彻底的和天启帝绑在一条船上。
从今往后无数年的岁月中,自己都将会成为让文人参军这一点的首倡者。
若是天启帝真的完成了心中理想,倒也就罢了。
若是天启帝没有完成他的雄图大略,那么青史上,自己就会被彻底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文人集团的力量,身为文人集团中的一员,袁崇焕再清楚不过。
更何况他隶属的团体,还是文人集团中战斗力最可怕的团体,东林!
身后有着财阀团体的东林,所能控制的力量足够让一个人登上神坛,也能够让一个人遗臭万年!
可下一秒,袁崇焕抬起来的脚重重的踏在了门槛之外。
与东林为敌,有何惧哉?
大丈夫当争名,可不该是辜负了身后那些寄予厚望给自己的百姓们的名!
读书人没有任何实践,乍一登场就是一地主官,他们该如何去治理他们的地方?
读书人从来没有见过杀戮,一入军队担任监军将官就可对一军指手画脚,他们又如何能够了解他们所做的决定究竟对是不对,会不会葬送那些信任他们,那些在他们的命令下慷慨赴战的将士?
这对吗?
这不对!
固然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只求一个出身,只求一个官位。
他们付出了无数的时间。
可是同样的,莫非乡野老农没有将他们的一生心血付诸在农事上?莫非将士们没有将一生心血用在武事之上?
为何文人们轻飘飘的一句改稻为桑,不经考察不经接触就直接下令,根本不会去管这一片土地到底合不合适桑树成长。
为何文人们轻飘飘的一句按兵不动,就能让麾下的大军们对友军袍泽的激战视若无睹,不去救援?
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实践过就能够做决定。
这是错误的。
官家给予这些人官身,让他们当官不是为了让他们谋取私利,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代替天子牧守天下。
所以两汉时有着州牧的官称。
这些人当官只为了雪花银,那他们当官不就是欺上瞒下阿谀奉承?
官商勾结,官匪勾结。
这些,都是错误的!
都需要否定!
都需要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