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记得后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都多大的人了?还听说听说的,没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接触过就对一个人一件事下决定,是没脑子么?
平息了心头思绪,朱由校看着面前目瞪口呆却没有动作的袁崇焕,手指敲了敲桌面道:“袁卿,愣着干甚?去给朕准备纸笔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才反应过来。
袁崇焕怕不是觉得自己这是一拍大腿,不经大脑思考就说出来的吧?
这丫的,该不会觉得这些古早期的火器想要改良很难吧?
不会吧不会吧?
可看着袁崇焕眨巴眨巴了眼睛,朱由校确定了。
袁崇焕就特么这么想的!
手臂一挥,朱由校就从自己的腰间掏出了一杆天启短铳。
“袁卿,你可识得此物否?”
这话一出,袁崇焕顿时全身一颤,点头道:“老臣认识!自然是认识的!”
曹文诏那个蛮子手里就有一杆同款,袁崇焕哪能不认识?
更别提曹文诏都快把那玩意吹成御赐宝剑上打昏君下打贪官了,袁崇焕自然是印象深刻。
听着这话,朱由校点了点头道:“认识就好,朕弄出来的!”
袁崇焕甩了甩脑袋,惊呼道:“啊?!”
这个时候的袁崇焕你也可以说是惊涛骇浪。
天启帝手里的天启短铳是天启帝弄出来的,这也代表着护龙卫手里的长铳也是天启帝改良的!
生而知之者,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吗?
在京城里折腾折腾木匠活,拾掇拾掇手艺活,就能改进军器了?
工部那帮人,难不成都是酒囊饭袋吗?
这么多年下来火器越发花里胡哨,就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提升!
反倒是这少年天子弄出来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动静大。
服了!
我老袁服了!
生而知之者不讲道理,老袁实在是没办法!
打不过就加入!更别提天启帝本来就是自己效忠的君王!
老袁一拍胸口道:“陛下!老臣马上来!”
眼见袁崇焕这么积极,朱由校也揉了揉自己的面颊,让之前一直紧绷着都有点僵了的肌肉放松下来。
“另外啊,你跟朕提的,日后但凡过了科举,有了出身的读书人全部需要参军这一点,朕觉得很不错。”
“前宋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本朝王阳明也说过格物致知,从实践中求真知。”
“所以你提的这个事情,朕允了。”
“不过此事还需要等朕回到京师,召集百官细细拟定一个章程才可以,贸然上台新的法律法规,这是行不通的,袁卿你觉得朕说的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