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郡,
惊蛰时节。
昭步街的青砖路上,偶有避雨的行人匆匆而过,
有些倒霉的庶民,脚步踩踏松动的砖石,惊起一滩污水,惹的行人叫骂不休。
昭步街乃是城南跟城东交界之处,
类似于洛阳的长宁街,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寒门富户集中地。
走过小摊小贩扎堆的南街头,右拐进入一条两马道。
这里有不少院子,大大小小都有,是些商贾老爷的屋宅。
刚刚从阳城地牢里出来的侯俊,莫名其妙的被马车送来了此处。
面前是丈五的夯土围墙,围墙上有瓦片盖的蛇顶,虽不名贵,但也算精致。
正门在院子的东南,两阶石台,八尺门房,圆石两个。
从正门规模看,这是一间两进的院落。
脖颈上,还有长期带枷锁的勒痕,侯俊有些疑惑的回头,
但见几个狱卒,只是拱手行礼后,便架着马车离去了。
灰蒙蒙的天,小雨淅淅沥沥,
有些泥泞水洼的十字小巷,曾经的采花贼侯俊,就这么孤零零的站着。
没人管他了?放了?
正当侯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
‘吱衙’一声,东南台阶的小门开了,
一位身穿高领红色印花布衣的女子,见到侯俊后,
先是一喜,随后娇柔的行了一礼,打开油纸伞,莲步移到侯俊身前道,
“夫君,奴家准备好了参汤,进来暖暖身子吧。”
望着眼前小家碧玉,面容娇美的女子。
侯俊一时间,不知道杨重楼在玩什么花样。
可他连死都不怕,安能怕进这个宅子。
两进的院子,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算是一份大家业了。
所以,主人家在建造的时候都很有讲究。
侯俊进门之后,看见了一座影壁,上方雕刻的仙鹤,寓意着此屋吉祥安康。
进了东南门左拐,跨过小圆门,便是五间平房组成的倒座房。
倒座倒座,顾名思义。就是屁股对着大街,门对内开的房屋。
这些房间,靠街道没窗户,采光差,一般都是给府里下人住的,
第一间是门口的私塾,家中来先生了,小孩子就在此处读书。
后两间是男仆、苦力,最后一间是马房。
侯俊瞄了一眼,看见马房里有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