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几瞬,两百大盾兵已经被射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再也无法组成盾阵。
你还别说,真有大盾兵把大盾放倒后,压在自己身上。
聪明,真是聪明。
当了俘虏,大概率是不会死的,不是吗?
隘口前的匡汉军狼奔豕突,山顶上的匡汉军还在“看热闹”。
他们不看热闹怎么办?
进不了,退不了,也无法下山……
然而,又是一阵鬼哭狼嚎传入他们的耳中。
“不好了,副将被射死了!”
“快逃!护民军的弓箭太厉害了!”
“逃!快逃!回去找将军!”
……
数千人的鬼哭狼嚎,声震山谷,清清楚楚传到了几百丈外的山顶处。
辛毗将军死了?
不是有五千将士守护在他身边吗?
他的亲卫起码持有二十面大盾,而且辛毗命令,无论他在哪里,大盾都要竖起,防护护民军的冷箭……
这样的防护,辛毗将军怎么会死于箭下?
两侧山顶上与护民军对峙的两个校尉都懵了。
他们有好多问题想不通。
首先便是伏兵是从哪儿来的。难道是之前被追杀入山的那一千护民军?
可这也不对呀。
无论是樊稠将军,还是辛毗将军,都不会忘掉山里还有一千护民军。
樊稠将军返回母谷前,专门派了一千兵马,爬上子谷两侧的山顶,从隘口前五百丈处,一直绵延到母谷谷口处,就是为了监视深山中的动静。
只要护民军露头,必然会被他们发现。
可至今为止,也没有听到响箭的声音。
那一千士卒,人人手里可都备有响箭呀。
可护民军的伏兵就这样出现了,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不仅出现了,还第一时间便射杀了辛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