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半个月之后,许都方面,北周铁骑倾巢南下进攻襄陵。
北周铁骑以于谨为主帅,独孤信为副帅,配以杨忠、李弼、宇文成都、贺拔胜、李虎、秃发乌孤为大将。
整整三万五千铁骑,势不可挡,襄陵方面全军戒严。
此时,南阳军团的兵员缺额尚未补齐,仅仅只到来了来自荆州和汝南郡的六千五百兵员。
照理来说,荆州出五千兵员,淮州、徐州各出两千五百兵员。
可是考虑到南阳军团还有一千余兵员,由于通过了比武大会的将士海选,因此被补入了近卫军团之中。
于是乎,作为距离襄陵最近的南阳郡多出了一千兵员,汝南郡多出了五百兵员。
然而淮州、徐州二州距离襄陵较远,路途又不便,因此二州的补充兵员还在路上。
这就使得现在的南阳军团只有四万五千人,其中还有李通部的一万人负责镇守汝南郡治所—平舆,因此现在襄陵方面只有三万五千人。
三万五千步兵,对三万五千骑兵,怎么算怎么吃亏。
其中,襄陵城内的陆逊部已经恢复到了一万人的满编,且战力几乎未损。
右营的沈庆部也已经恢复到了一万人的满编,可一半都是新补充的兵员还未来得及整训,因此战斗力十分羸弱。
左营的张合部大戟士还未补充,也难以补充,因此暂时只有九千余人。
前营的太史慈部尚未得到补充,虽然人数只有不到六千人,但反而有着一战之力。
太史慈部本就战力强大,不输我军十大精锐,也是少有的能够正面抗衡北周铁骑的军队之一。
虽然人少,但却精锐,且士气高昂。
不过襄陵方面毕竟人少,面对来势汹汹的北周铁骑,因此只能被动采取守势。
面对我方的坚守不出,对大营形成如同铜墙铁壁般的防守,迫使北周铁骑只能十分无赖地采取骚扰战术。
北周铁骑不强攻,也不派人挑战,只是每日不间断地派出弓骑用环形骑射阵进行骚扰。
今日射杀几十人,明日射杀上百人,从而不断地削弱着南阳军团的战力。
此法使得南阳军团的坚守成了笑话,虽然不至于被北周铁骑攻破,但也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好在此时的近卫第一军团和近卫第二军团已经完成换防,两支近卫军团都已经得到了扩编,且近卫第二军团已经赶赴谯郡。
到时候只需要一路向西,再在汝南郡境内转而向北,近卫第二军团便能赶到襄陵。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北周铁骑要么派军南下截击,要么双方将会在襄陵城外爆发一场骑兵大战!
…………
另一方面,并州方向,太行山一线的局势也对齐汉联军不利。
北路,虽然双方人数相当,但北齐云州军团却被完全压制在了阴馆城内。
起初双方在城外交战数次,北齐军却都不能胜,因此只能龟缩于城内死守。
由此可见,高干果然只擅长防守,而不擅长进攻和野战。
北齐方面,高欢已经在考虑是否派遣冀州军团或者幽州军团南下支援,只是苦于云州的外长城还未建设完成而无奈暂时选择了放弃。
于是乎,阴馆方面,宇文护的北周西路军暂时压制住了北齐的云州军团。
…………
中路,宇文邕率领的北周中路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战术上的选择性非常多。
宇文邕或采取声东击西,或采取集中猛攻于一处,或采取虚虚实实之策。
反观齐汉联军中的四军各自镇守一关,相互之间也无支援,因此只能被动防守。
韦孝宽作为此路联军主帅,企图凭借地理采取死守策略,以进一步达到消耗北周大军后勤和士气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