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吧,你看,他卖的这些酒,都是我们供应给供销社、小饭馆这种渠道的简装版,没什么花哨包装的。”陈雪茹拿起瓶子掂量了一下,分析道,“要是他卖得贵了的话,说不准人们也就不在他这里点酒喝了,直接去供销社或者咱们铺子里买一瓶带过来喝也是一样,还省钱。”
“所以现在这利润,薄得很。”
在陈雪茹看来,在现在这个阶段,不管哪里在卖这种大众白酒,利润都压得比较低,自然也就觉得老板卖这个价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
“嗯,以后这些利润都是会慢慢增加起来的,也就是现在这个起步阶段比较便宜罢了。”
易不凡呷了一口刚倒上的茶水,心里也很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放开。
就像现在这样的低利润模式,其实已经是受到过去那些年“投机倒把”思想残余的束缚,才导致这些做小生意的商人们有些胆怯,不敢把价格定高,生怕惹上麻烦。
等到彻底失去了这些无形的束缚,市场经济的活力完全释放之后,商人们也就不会再甘于只赚这一两成的微薄利润了。
这自然也要感谢那些逐渐涌入的海外投资人和外商。
毕竟那些老外商人,他们脑子里可没有“投机倒板”这个概念,他们的商业逻辑简单直接:首先就是要最大化利润。
他们会利用这边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赚取更高的利润差。
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密切关注本地居民收入的增长趋势。
等到大家的收入普遍提升起来,消费能力增强之后,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将销售价格提上去,把利润空间拉大。
本土的这些商人,在目睹了这些操作并尝到甜头之后,也一定会迅速跟上这股涨价风潮。
当然,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了之后的话,对于整个华夏经济实力的提升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刺激和推动作用,能加速资金流动和市场繁荣。
与此同时,价格体系的逐步市场化,也让人们能渐渐接受并习惯这样的一种消费升级方式,明白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是值得更高价格的。
“来,别光顾着说话了,咱先走一个!”
陈雪茹麻利地给四人的小酒盅都斟满了清澈的酒液,然后率先端起了自己的杯子,笑着招呼大家。
“哇,好辣!”
许小冉看着眼前这小小的酒盅,心想这么点应该没事,学着一口闷了下去。
结果辛辣的液体滚过喉咙,立刻呛得她小脸皱成一团,忍不住叫出声来,赶紧用手扇着嘴巴。
虽然说其余三个人也一样都是习惯性地一口闷了,但人家都是“酒精考验”的老手,对于这种喝法早就习以为常了,可对于许小冉来说的话,恐怕还是正儿八经的头一回尝试这么喝白酒。
“哎哟,你怎么一下子就全喝了?”
易不凡也没想到许小冉动作这么猛,喝得这么干脆,赶紧放下自己的杯子,有点哭笑不得地看着她。
“我看……我看你执勤的时候,跟人喝酒不就是这样‘滋溜’一下全喝掉的嘛,好像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