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奏疏和御批流传出去,可不就透露出皇帝对张四维的无比信任。
下面几份奏疏,都是针对王国光的,包括早前被万历皇帝留中的奏疏,这次也一并发还,只不过没有继续批注。
毫无疑问,皇帝不打算问罪,只是罢黜,也算是点到为止。
几份奏疏翻完,没有看到弹劾冯保的奏疏发还。
魏广德抬头,目光看向张四维值房,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很是勉强。
有些东西,不是他想不做就不做的,有时候是逼不得已必须用出来。
高拱用过,现在轮到他了。
魏广德起身,拿着奏疏走回里面,坐在书案后,让芦布研磨后,随即提笔草拟奏疏。
罢黜官员的圣旨,没必要花团锦簇,上来直接就是重点,“着吏部尚书王国光罢黜为民,立即离京。”
罪名,没必要,都不查,还提什么罪名。
好吧,在封建王朝,这也算是天家给大臣留下的最后体面。
如果坐实罪行,那就要称其为“犯官”了。
魏广德写好圣旨,直接递给芦布,让他送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事内阁里,中书和书吏之间已经开始传播这条炸裂的消息。
吏部尚书被皇帝罢黜为民,算是仕途尽毁。
很快,这道消息还会传出宫去,然后快速传遍整个官场。
没有什么官做的好好的,突然就被皇帝罢黜,人接旨时当场愣住的戏码。
此时王国光就在府中,只是静静坐在书房里,等待朝廷最后的决定。
当宫中天使过来,不等王府布设香案就直接宣布了旨意。
很短,却字字带着凌冽之气。
“罢黜为民。”
王国光接旨后,嘴里喃喃低语,不由得回想起当初嘉靖二十三年时中进士是何等意气风发。
没想到,为公事劳心劳力,几十年宦海浮沉,最后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之所以如此感慨,概因为王国光的仕途从一开始就充满坎坷。
嘉靖二十三年,王国光中进士,但随即就接到家中母亲亡故的消息,虽然是继母,但依旧是未赴职,在家守服。
或许当时这一切就是在提示他,他的仕途不会一路坦荡。
嘉靖三十九年和四十四年,他两次离开官场,但是因为好友张居正的书信,在隆庆三年他后来又回来。
然后就是一直到现在,如果当初坚持留在家乡,或许。。。。。。
王国光木然的收好旨意,在周围家人难过的情绪下安排道:“收拾收拾,带上东西,我们离开这里,回乡。
管家留下,处理府中房产,完成后跟上来。”
说完话,王国光迈步朝着书房走去。
内阁,魏广德收到消息。
六科处理这份奏疏效率出奇的高,直接抄录留档后,直接核准。
“呵呵。。。。。。”
魏广德只是一阵苦笑,这其实都是张居正做的孽,结果倒霉的成了王国光。
六科对张居正的怨念,都报应在他的那些朋友身上了。
当初的张居正,可是因为天子年幼而节制六科,这帮子疯狗哪里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