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八旗军事编制体系里的节主,位高权重。
余令都不知道他的人头竟然这么值钱。
此刻的余令已经回城,牵着捡来的二百匹马大摇大摆地进城。
瓜尔佳·图赖的脑袋挂在长矛上,在余令的身后每个人如此,建奴的脑袋高高挂起。
苏怀瑾双手各抓一个,骑在马上把两颗脑袋摇来摇去。
这一幕是震撼的。
相比之前斩获的十几个,二十几个建奴的人头,余令这一次归来可谓是大胜。
在那些守将的眼里余令身后的人那都是世间少有的汉子。
不少人望着这些脑袋红了眼睛。
有的人是萨尔浒之战后的溃兵,有的是从铁岭,开原,清河、宽奠等地逃来的军户。
他们的家人死于建奴的掳掠。
此刻的他们望着这些脑袋心里猛地舒服了一些。
熊廷弼望着余令眼睛很亮。
他和余令不熟,但他心里却觉得自己和余令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受先帝喜欢。
可又都不受朝中的臣子喜欢。
看着亲热的钱谦益朝着余令走了过去,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熊廷弼有些羡慕。
自己身边没有这样的人。
虽然袁应泰负责粮草火药等事也做的很不错。
可人与人都是有差别的,钱家从钱谦益他曾祖钱体仁开始就是诗书簪缨之家。
他的祖父钱顺时、叔祖钱顺德都是进士,钱谦益更在强爷胜祖,再上一层楼。
这只是钱家的学问。
若是论钱财,不说富可敌国,那也是大明少有的巨富之家。
地方县志记载,钱家在他叔祖钱顺德那一代就超级有钱。
奚浦有碑文记载钱家的功勋。
“旧有奚浦市,明正统间钱氏所创,北通大江,饶鱼盐之利”。
民歌有言:一条奚浦塘,北引长江水,南接太湖。
(非杜撰,出自《常昭合志》,感兴趣的书友可以搜奚浦,就知道钱家到底有多少钱了,这还是清朝时候的记载,那时候的钱家暗中支持反清的明军已经花了很多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诗书簪缨之家,再加上巨富之家,数代人的经营打理,借鱼盐之利
无论民间商贾,还是读书士子……
袁应泰是比不了钱谦益的。
如今的钱谦益和余令交好,无论如何,今后余令在朝堂之上也比自己过得舒服,想弄余令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些忌惮。
姚宗文和御史张修德也在看余令。
张修德很想去问问余令为什么不遵调令私自出城!
可望着那些血淋淋的死不瞑目的人头他心里直翻腾。
他害怕余令用摸过人头的手去抠他的嘴巴。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余令做的出来。
对于余令这样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办法去整治他,弹劾余令都没用。
正如余令所言,他巴不得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