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洛阳城啊,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人敢拦你。甚至我还会派遣锦衣卫一路护送你回汉中呢。别说这一次了,日后只要你想走,随时可以走,只要你愿意回来,府上宅院一定会给你打扫干净等着你!”
张富也说出了真心话,反正吹牛逼不要钱,现在已经得到李泌的百分百忠诚度的张富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他想走就走呗,反正再回来还能刷新特技的冷却时间呢……
“哈哈哈,有太子此言,山人便不枉此行啊!”
很明显,李泌被张富的真心话打动了,此刻也有些感动,真诚对着太子一拜。
李泌之后就一直在洛阳住下了,只是派遣一个小道士回到天师观报个信。顺便也将太子送他的见面礼一并带回观中,在这点上李泌还是挺知恩图报的,知道自己被观中收养长大,发迹之后还不忘反哺观中。
由于快过年了,也没什么正事,张富便让李泌在这洛阳城好好转一转、逛一逛,看一看东都现在的繁华——这可是天师观那山间老林里完全不能匹配的花花世界。
不过呢,李泌倒是不太感冒,也不知道是不是怕乱了道心,他每天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就喜欢窝在家里,继续钻研从道观带来的书籍,整个一‘宅男’。张富后面也不管他了,他爱琢磨啥就琢磨啥吧……
新的一年很快就到来了,这年冬天不是特别寒冷,年前下了几场雪,过年期间一直都没怎么下雪。这样的天气对于即将要大规模打仗的蜀国来说,其实算是特别利好的事了。
毕竟古代打仗,一半看实力,一半就看老天爷了,因为天气变化可不是人力能够干涉的。遇到些天气不好的,轻则干旱减产,影响粮食守城,重则天灾降世,改变战局,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
这种例子非常之多,数不胜数,三国时期,许多战役都有这方面的因素,包括整个三国中最不科学、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就是这样。
赤壁之战,关键点就是借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比较不科学的极端天气。寒冬腊月大都是西北风,突然出现东南方,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周郎才可以一战挫败曹操一统天下的美梦……
还有关二爷的成名之作,襄樊之战也是如此:当时正值秋季,连降暴雨,汉水水位暴涨,溢出堤岸。关羽常年驻守荆州,预先准备了船只。而于禁的七军则对洪水毫无防备,全部被困在汪洋之中。
关羽趁机率领水军发动攻击,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以上属于比较极端的恶劣天气,越恶劣的天气对战局影响就越大。但并不是只有极端天气才能有影响,一点点小气候变化可都能有影响,比如下雨天,看上去很平常的雨天,对于战争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
孙权发起第四次合肥之战时,吴国大军刚刚上岸不久,就遇到了这样倒霉的天气——连续降雨二十多天,吴军阵中城垒被毁,士兵多有病患。孙权见久攻不下,加之天气恶劣,只得退兵。
这场连绵大雨既影响了双方的战局,客观上帮助了守城的魏军,挫败了孙权的进攻,巩固了曹魏在东南方向的防线。
包括后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也一样,恰逢秋季大雨,蜀中道路泥泞断绝,粮草实在无法按时送达,蜀军被迫撤退,功败垂成,诸葛亮的逆天行事再一次变成一场梦……
对于蜀国来说,在征战期间,下雨天、下大雪天可是非常致命的自然灾害。因为蜀道艰难,补给线长。任何反常的天气,无论是持续的雨季导致道路泥泞难走,还是大雪封山粮道断绝,都会直接影响到开春的战争。
好在,今年年底的天气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自从军事会议结束之后,蜀国就集齐全国之力向着三个主要作战区域、四个地方分别是司州洛阳,雍州长安,荆州的江陵和新野运送粮食和物资。
这些粮食哪来的?当然是从大本营、也是最富庶的益州天府之国运送了——其他地方也都很富庶,但是因为囤兵在前线,消耗也大。成都就没有这个隐患了,成都兵力不多,粮食节省下来都可以运往前线。
益州一直都很富有,盛产粮食,不过却总给人一种很疲软的感觉。根本原因就是粮食很难运送出去。益州到荆州还好,可以水运,时间快运送量大,但是到关中和司州就只能走难如上青天的蜀道了。
走这种小路,对天气需求非常之大,稍稍泥泞或者下雪都走不了。这也是张富一直感慨今年天公作美的原因,秋季少雨,冬季少雪,可大大方便了蜀国的军备……
喜欢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