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来的经费,我早就说过,补充劝农司财政不足之用。
至于你想的,我知道,担心影响考评。
其实,普通官员的升迁,确实依靠考评成绩说话。
可在京里,公务处理的好不好,可不是京察能决定的,我只要说你能干,就能让你升迁。
就算京察下来,都察院,吏部都给你考评为下,我也能让他们改成上。”
魏广德这次话说的有些重,也很露骨。
不过说实话,朝中愿意搞农业这方面工作的官员太少了。
所以,魏广德还真不愿意放他离开,去别的职位上。
不然,自己还要再挑人。
明末时期,也就出了个徐光启,他研发的农业技术最终获益人还是满清。
“下官知道错了。”
那主事这下是诚惶诚恐,低着头不断认错。
“你在这个职位上干了有五年了,马上就是六年,有些想法合乎情理。”
魏广德看着他说道:“我会打招呼,年底前把你的职务从六品主事升到从五品员外郎,不过依旧管着劝农司。
做得好,九年考满,我让你做劝农司郎中,和清吏司一样的职级。”
户部作为明代六部中专司财政的核心机构,是维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
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户部不仅承担赋税征收、户籍管理、漕运调度等基础职能,更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实施,从永乐迁都的粮饷保障到万历改革的赋役调整,户部的运作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
明代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按行政区划对应全国十三省,形成“分省而治”的垂直管理体系。
各司设正五品郎中、从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之下还有提举、检校、司务等不入流官职。
除大家熟悉的十三清吏司外,还有总督仓场衙门、钞关与税课司和形同虚设的宝钞提举司等衙门。
在这些衙门里,十三清吏司不管是官员品级还是实权上,绝对是户部个衙门之首。
十三清吏司之间,也因为还代管朝中杂物,权利也是有大有小。
魏广德说打算把劝农司升级到正五品郎中主持,等于就是要把这个衙门看作户部一等一的紧要衙门。
好吧,这个饼其实很香。
为什么?
那主事想调职,根本原因就是以为升职无望。
可如果衙门品级能提高,那他这个管事人自然水涨船高。
按照魏阁老话里的意思,可以保证他九年考满就成为正五品郎中,那他还考虑调什么职位?
何况,劝农司油水虽然算不得丰厚,但其实也不小。
别的不说,魏广德给他们的特权,那就是各省划拨的官田产出,就是劝农司衙门的油水。
出产卖出后,都是他们的办公经费。
劝农司从各省划拨多少田地?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的土地可是有上千亩之多,其中有好地也有坏地,有平地也有山地,可谓五花八门,涵盖面极广。
实际上这几年,随着业务开展,那主事因为运作得当,每年衙门除了从户部领到额外补贴外,还有这笔账外收入。
地方上能收多少不知道,京城劝农司可是每年能得到下面上缴银两超过二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