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雾还未散尽,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等候上朝的官员。
叶明站在父亲叶凌云身后,既然减轻赋税不行,那他和李君泽商量了一下,准备把新的耕种方法先推广了再说。
他的目光扫过文官队列最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当朝首辅杨毅。
即使已年过五旬,杨毅的身姿依然如青松般笔直,紫色官服衬得他威严不凡。
"
陛下驾到!
"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众官员整齐跪拜。
李云轩龙行虎步走上御座,抬手示意众卿平身。
"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
李君泽率先出列:"
儿臣有本。
"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
关于新耕法推广一事,儿臣已拟定具体方案,请父皇过目。
"
太监将奏折呈递御前。
李云轩展开细看,眉头微蹙:"
只在三县试点?"
"
回父皇,儿臣与叶大人等商议后认为,新耕法虽在国公府田地上成效显着,但各地土质气候不同,宜先小范围试行,确认无误后再全面推广。
"
李云轩尚未开口,杨毅已缓步出列:"
陛下,老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虑极是。
新法推行关乎万民,确实应当谨慎。
"
叶明眼角一跳。
昨日还带头反对的杨毅,今日怎么转性了?
果然,杨毅话锋一转:"
不过老臣以为,所选试点需有代表性。
河东三县虽为京畿要地,但土地肥沃,恐不能验证新法优劣。
不若加上北疆的平谷、河曲二县,此二县土地贫瘠,若新法在此见效,方能服众。
"
朝堂上一片寂静。
叶明暗自咬牙——平谷、河曲二县是出了名的"
种一葫芦打两瓢"
的贫瘠之地,十年九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