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粮饷不继,恐军心不稳……"
他合上信纸,抬眸看向父母:"
减赋之事,势在必行。
"
金銮殿上,李云轩高坐龙椅,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住了他深邃的目光。
李君泽手持象牙笏板,朗声道:"
……东宫田庄二百顷,亩产两石三斗;国公府封地一百五十顷,亩产一石八斗。
若按往年赋税,国库当入粮七万石,今虽减赋两成,实收却达八万石……"
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回荡在殿中。
世家官员们面面相觑,杨毅的脸色更是阴沉如水。
"
荒谬!
"
户部尚书王全忍不住出列反驳,"
田庄试验岂能与全国推行相提并论?若遇天灾虫害,减产几何?赋税短少,谁来担责?"
李君泽冷笑:"
王大人是信不过孤的账目,还是信不过陛下的眼光?"
王全一噎,正要再辩,礼部尚书周延儒又跳了出来:"
陛下!
臣以为减赋事关重大,当徐徐图之。
不若先选几处试行,若三年内无弊,再行推广。
"
"
三年?"
叶凌云出列,声音不疾不徐,"
北境将士等得了三年?江南水患后的灾民等得了三年?"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
臣请陛下御览。
此乃东宫田庄与国公府庄子的详细账册,每一笔收成、每一文花费,皆记录在案。
"
李云轩接过册子,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摩挲。
殿中一时寂静,只听得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
杨爱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