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煤矿——这是叶家最传统的产业,也是大哥叶秋边关军队燃料的主要来源。
在矿洞口,新挂的铁制警示牌格外显眼,上面清雪绘制的"
通风防灾"
图清晰明了。
"
少爷,按您的吩咐,"
矿管事李阳指着洞口新加装的木支架,"
所有危险巷道都加固了,还增设了三个通风口。
就是。
。
。
"
他搓了搓手,"
这些改造花了不少银子。
。
。
"
"
安全上的钱不能省。
"
叶明斩钉截铁,"
死一个工人,赔的钱够你加固十个矿洞。
更别说良心上的债。
"
李阳肃然起敬:"
少爷仁厚!
"
下一站是纺织厂。
这座按照叶明现代理念设计的三层建筑,是他在父母封地上最得意的建设。
厂房宽敞明亮,窗户错落有致,确保采光通风;织机按工序排列,形成流水线;最惊人的是那台巨大的水车,通过精巧的齿轮装置带动十台织机同时运转。
"
现在一个工人能管五台织机,"
纺织厂管事自豪地介绍,"
效率是别家的十倍!
崔家的人来看过,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
叶明满意地点头。
这套水力纺织系统是他凭借模糊的记忆,与几位老工匠反复试验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