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吴汉川是连襟。据孙越英的妻子所说,二人常有书信往来,但蓝衣搜检孙越英的文书,没有找到一封信。”
萧恒沉吟:“你的意思是……”
李寒道:“臣不敢妄下论断,但就算此事与西塞无干,安州之事,也只能派特使裁断。”
萧恒颔首,“渡白是想毛遂自荐了。”
李寒笑道:“臣手无缚鸡之力,还得向陛下讨一个人。”
萧恒看向那封万民书,满满当当的血指印压着最后一句话:
“民生似火,冤深似海。烟花所照,白骨昏官!伏望陛下圣明决断!”
他握紧李寒手臂,说:“自己拟旨,一路小心。”
***
翌日,大相李寒上呈安州万民书,参奏安州刺史吴汉川。
天子怒,加李寒安州大都督,提安州事,予便宜行事之权。梅道然暂领左卫大将军,率左卫随大都督巡狩,彻查安州烟火案。
第39章 三十五 龙楼
十月底,李寒快马入安州。
昔时安州水明山净,远望如少女带怯。灯市、夜市、花市一绝,城中各色衣装、各地人士,往来络绎,堪称当代大都城。李寒如今抬头,却见街道萧条,家家闭户,难闻犬吠,路少行人。
梅道然蓝衣带刀,低声问:“你不先去府衙?”
李寒道:“吴汉川绝非善茬,容易打草惊蛇。我已命右卫把持四处城门,飞鸟难出,应当出不了大事。个中事由,还是先从地方上看看。”
梅道然还没来得及吹他,便听李寒道:“前面有个茶棚,先吃碗茶。”
得他号令,几人便在棚外停下。李寒未着官服,只一身青布衣袍,仍一副年轻士子模样。店家是上年纪的老两口,见他便道:“客人,今日没有茶水了。”
李寒笑道:“我们赶路口渴,无需饮茶,您如有井水,一人舀一碗便好。”又从荷包里倒出碎银,“多有劳烦。”
“一口水罢了,哪值几个钱?”老头又问,“这些日进城的少了,都是往外逃,客人要往哪里去?”
李寒与梅道然对视一眼,笑道:“我等久闻安州烟火天下一绝,慕名而来,欲得一观。”
老头闻言,重重叹气,打着哆嗦说:“烟火,又是烟火。你们外地人,贪新鲜图热闹,哪知道我们叫这玩意害得家破人亡!”
他虽说着,还是给众人满了水。李寒道声谢,又问:“我听闻刺史好赏烟花,设立烟火司,又增收烟火税。可有此事?”
“何止!为了这点不当饭吃的玩意,还专门征了劳力去开矿山,每家每户还要按月交炭!”老头摇头道,“冬天这么冷,每家那点炭火连炉子都不够烧,官府连这些东西都要刮,是把咱们往死路上逼哪!”
梅道然冷声道:“开矿需得天子诏令,吴汉川竟敢私开矿山。他是要谋反吗?”
李寒又问:“老人家,月炭每户要交多少?”
“至少两斤。”老头从一旁站着,“不瞒您说,肃帝爷早先没打仗的时候,咱们这儿接过驾,也的确富裕过一阵。可这些年下来,征兵征粮就掏空了家底。到了冬天,每户两斤炭,是要咱们老百姓的命!”
李寒掐掐指头算着什么,又问道:“吴刺史每年的烟火节,约摸是多久一次,一次又要多长时间?”
“前些年还好,不怎么瞎折腾,一年也就两回。这两年尤其厉害,去年就开了五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