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低声和那人说了什么,那人不敢回头默默吃起了饭,他只是随口嘲讽了句,哪知道邻桌是状元郎和探花郎啊!
那人入职翰林院多年还是个青袍小官,升迁无望,又见是刚进来的新进士,心里有些怨气随口讥讽了起来。
好在沈临川三人都是性子沉稳的人,眼睛都没抬一下继续用饭。
沈临川也觉得这翰林院的饭食不错,边吃边和罗青山说着话,“罗兄,今儿头一日来,可有什么事?”
罗青山摇头,“虽是个五经博士,但也无事可做,倒不如你和叶兄在文殊院。”
“头一日过来,日后慢慢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吃了饭三人找了个地儿喝了会儿茶就散去了,一天下来无什么事可做,按照现代时间算,翰林院八点中点卯,五点钟下值,沈临川和叶景兰两人老老实实待到了下职。
只见文殊院内,除了杂役,有些官职的老同事下午半晌就悠悠哉哉走了,一同进来的进士小声说道:“沈大人,这文殊院当真清闲,以后我们熟悉了也能早早就回去了。”
沈临川正在看书呢,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在说话。
孙世安有心结交沈临川和罗青山,都是同乡的情谊,保不齐日后能用得到的,孙世安下午转过来说想请同乡吃个饭,沈临川拒绝了,只说急着回家看夫郎孩子。
孙世安也没恼,还笑着夸了两句沈临川顾家。
第130章
等到了下职沈临川收拾了东西走了, 和罗青山一道出了翰林院的大门,周大已经赶着马车在外面等着了。
看见两人出来了乐呵呵赶着马车过去了,“辛苦了一天了,快些上来。”
“爹, 我来赶马车吧, 今儿头一日也没什么事, 倒是坐得身上有些困乏了。”
周大哎了一声说道:“你这 一身官袍的,怎能让你赶马车,快些上去。”
沈临川这才老实坐了上去,只是撩开帘子和他爹说这闲话,周大一个杀猪的平头老百姓很是好奇这当官的都是做啥的, 不由问了起来。
听沈临川说一日都没什么事,周大感叹了一句, “倒是比种地的清闲。”
周大又说了他无事在家中做什么, 送了沈临川去翰林院之后他就回去了,在家哄哄小孙孙,下午去周边转上一转,终是觉得没有在田庄自在,不过他没有说这话, 只说如今清闲了不少。
沈临川笑着问道:“爹,小煜和晏晏今儿还听话吗?”
一提到小孩子周大兴致高了不少,“好着呢, 好着呢,就是今儿你不在,许是你常抱着晏晏,今儿不在家了,晏晏有些闹脾气了, 不大好哄了,哭了两场被宁哥儿给哄住了。”
一听到晏晏离了自己不大适应,沈临川心软成一片,是个嫩生生惹人怜爱的小哥儿,沈临川难免偏爱上几分,恨不得马车生了翅膀飞回家中去。
周大今儿来得早,怕路上车马多早早就来翰林院接人了,他是个平头老百姓也不敢把马车给赶太近了,门口站在衙役呢。
和沈临川说这京城就是京城,那些接大人下朝的马车不少甚是华丽,不仅有马夫还随行跟着小厮,他们的马车往那些大人的马车堆里一放灰扑扑的,还被人家嘲讽了两句呢。
周大没和沈临川说他今儿被嘲讽的事,何必给他家哥儿婿添堵呢,今儿他家哥儿婿头一天当值的好日子。
不过是一旁有个青衣小厮见他家马车很是朴素,笑着问他是接哪个大人的,周大闲着无事,以为是过来攀谈的就说了接的是谁。
倒是惹得那小厮哈哈大笑了起来,“是这届的探花郎啊,听说是个乡下人家出身,还是给人家入赘呢,那家还是个杀猪的呢,难怪这马车如此破旧,哎,你这马车是不是租来充面子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