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核心研究员,徐凌就能更好地掌握研究进度,随时给张忠尧传递情报。
……
结束了讨论,徐凌看了看时间,算了一下时差,给张忠尧打去一通国际长途电话。
“徐凌?什么事啊?”
张忠尧亲切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
“一个事关华国科技的大事!”
徐凌郑重其事地说道。
“嗯?什么事?”
张忠尧有些疑惑。
“您还记得我的毕业设计吗?”
“就是那篇关于μ子反常磁矩的问题?”
“对的。”
“有什么问题吗?”
“这边的史密斯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而且他的猜想和我的猜想如出一辙!”
徐凌有些激动地说道,“这说明这个方向有前景啊!我的论文里面提到了实验验证的思想,这样我们很有可能可以快他一步!”
“确实,这是一个机会!”
张忠尧也认识到了重要性。
“那您尽快展开研究,可以先试试我论文里的方法。”
徐凌继续说道。
“好!”
……
挂断电话,张忠尧立刻行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成为了院士的能量确实够大。
仅仅拨出了几通电话,课题组成立的意向就已经确定了下来。
仅仅两天时间,张忠尧就已经带着一群人在实验室里开始了实验的设计。
有徐凌提供的方向,进度推进得很快。
米国这边,徐凌算是真正地领会到了为什么张忠尧称史密斯为一个天才了。
仅仅是经过一个分析讨论,史密斯就确定了第一个尝试的方向,再次和徐凌不谋而合。
而且,史密斯很注重效率,方案一出来,行动就立马开始了。
这让徐凌惊讶的同时还有一些担忧。
张忠尧的度会比史密斯更快吗?
其实这个担心有些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