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比任何人都清楚。
外戚、阉宦尽皆被消灭,朝堂中最大的势力便是士人。
他们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权势盘根错节,在朝中有极大的声望。
董卓想要彻底站稳脚跟,除了要掌控绝对的军权外,必须要将士人清理掉。
当然,并非全部清理,而是将最茁壮的那一批士族清除掉,同时要提拔一部分亲信之人,来填补空缺,才能最终稳固自己的权势。
显然!
四世叁公的袁家,是必须要死的。
他若不死,董卓绝不可能真正立起来。
“传令!”
董卓沉吟良久,铿锵言道:“将押送来的士族分别送往河阳津、汜水关,还有大谷关,我倒是要瞧瞧,他们是要士族的性命,还是要讨伐本相!”
李儒应声承诺,随后又问:“丞相,如今叁路大军,当属汜水关方向最是危急,不知丞相可要亲自支援否?”
汜水关方向已经开战,而袁绍的河北方面军才行军至平皋,距离河阳津仍有一定距离,至于大谷关更是不急,有徐荣、吕布在,短时间内,决不会出任何问题。
按照目前的态势,支援汜水关方向战斗,才是正道!
“不!”
不过,董卓毫不犹豫地摆手否定,冷声言道:“延津方向的诸侯,不过是一群喽啰而已,对付他们有什么意义!”
“丞相的意思是。。。。。。”
对于战争,董卓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先派人支援胡轸,利用押送来的士人拖延时间,待本相亲自剿灭袁绍后,再行返回征讨汜水关反贼!”
“袁绍可是关东鼠辈的盟主,此贼若败,必可震慑关东鼠辈,这对于我军展开大反攻,有莫大的好处。”
“文优!”
董卓对于此战早有自己的想法:“命郭汜率领主力大军,先行赶往孟津关,吸引袁绍、王匡的注意,本相亲率飞熊军精锐,从小平津关渡河,绕道其后,咱们前后夹击,突袭此贼。”
李儒不得不承认。
董卓在军事策略上,是有一定本事的。
毕竟有数十年的鏖战经验,这一点远非关东诸侯可比。
李儒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丞相此计大妙。”
董卓腾得起身:“至于此处,便交由文优你来调度,务必要保证各方粮草的供应,切不可出半点纰漏,待我撕碎关东鼠辈的战死,粮草问题必可缓解。”
雒阳方向商道隔绝接近叁月。
虽然,董卓已经把雒阳百姓全部迁走了,但剩下的粮草,对于正在鏖战的大军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用。
这一点董卓非常清楚。
是以!
他同样迫切想要杀出雒阳,完成对诸侯的大反攻。
如此一来,队伍可以出雒阳劫掠,以此供养队伍的日常供给。
反正董卓已经决定与士族决裂,灭其家,夺其粮,对于董卓而言,压根没什么顾虑。
李儒揖了一揖:“丞相放心,目前粮草仍旧坚持月余,足够我军完成反击。”
董卓颔首点头,皱眉微舒:“事不宜迟,晌午过后,我便离开。”
李儒:“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