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子是什么来历?”黎青又问。
衙役摇头:“那就不知道了,但肯定是高门大户出来的,您看他那派头,还有和我们知州大人说话的语气,唉,您是没看到,我们知州大人有多怕他。”
“萧公子和赵二小姐手下有多少人?”黎青问道。
衙役说道:“萧公子手下有个叫大壮的,还有四个护卫整日跟着她,至于赵二小姐,身边有丫鬟,也有护卫,说起来赵二小姐的护卫比萧公子要多,这位赵二小姐来头不小。”
黎青心道,姓赵的,来头能小吗?
只是黎青一时也想不起,哪位皇亲贵胄家的千金,会跑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
不过,从这名衙役口中打听的事情不少,而且可以看出,萧真身边能用的人,也只有几人而已,难怪他要和衙门合作。
还有就是,萧真会出现在这里,显然不是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的主意,否则不会让他只带几个人就来到这里。
黎青越想便越是想要再次见到萧真。
次日,工部的人全都出去了,四皇子却连屋子都不肯出,他害怕时疫。
直到钱知州过来了,四皇子才不情不愿走出卧房,却用帕子把口鼻遮了起来。
钱知州不明所以,早就想好的奉承话,一下子全都忘了。
。。。。。。
黎青很快便再一次见到了萧真,萧真要钱要粮食还要他们带来的太医。
因为当时并不确定童州真的会有水患,所以四皇子出行带的钱粮并不多,但是他有圣旨,能从惠济仓调粮。
惠济仓是距离童州最近的官仓,之前萧真便让钱知州上了调粮折子,但是桥梁断裂,折子送不到京城,萧真现在之所以还愿意配合四皇子和黎青,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惠济仓。
前世,五皇子也调用了惠济仓的粮食,然而这些粮食却没能运到童州,在半路上就被替换了,待到粮食运到,里面有一多半是沙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皇子被瞒得死死的,根本不知道这些事,他以为把粮食调过来便是功劳一件,压根没有想到,他下令调动的粮食会被调包。
而这些被挪用的粮食转手便以高价卖给粮商,粮商又坐地起价,百姓们根本买不起粮食,甚至出现一个孩子只能换一斤粗粮的事情。
对于萧真的出现,四皇子并不知道,他现在不想见人,更不想见当地的这些人,他担心会被传染时疫。
现在他最信任也最仰仗的就是黎青。
黎青不但能保护他,还能威慑工部和当地官员。
难怪当皇帝的全都信赖锦衣卫,他还没有当上皇帝,便感受到锦衣卫的好用了。
黎青说有善心义士相帮,童州才能有现在的景象,四皇子只从黎青口中听说了萧公子三个字,他没有在意,压根没往萧真身上想。
萧真,那是个死得不能再死的人。
至于要不要见见这位萧公子,四皇子连连摇头,一个天天在水里捞死尸的人,八成早就染上时疫了,本皇子才不想见。
黎青提出从惠济仓调粮,四皇子先是摇头,他不敢。
黎青苦口婆心劝说,四皇子终于意识到,父皇说不定会喜欢他这样做。
四皇子当即手书一封,并附上出京时父皇给的一块便意行事的牌子,黎青派了二十名锦衣卫连同四皇子的两名亲信一起前往惠济仓。
他们到达惠济仓,很顺利地便拿到粮食,整整二十船,而且这还是第一批。
粮船刚刚驶出码头,后面便出现一条小船,这条小船一直悄悄跟在粮船后面。
和前世一样,途经宝丰码头时停船靠岸,粮船要在这里过夜补给,明天一早继续上路。
两名亲信拉着锦衣卫的两名小头目一起上岸吃饭,他们去的是宝丰最大的酒楼,进了雅间,锦衣卫的两名小头目才知道,原来早有人等在这里。
喜欢好时节请大家收藏:()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