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诡三国剧情介绍 > 第3763章 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第2页)

第3763章 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第2页)

夜间,某些临时堆叠的粮垛会莫名起火,虽被及时扑灭,却加剧了人心惶惶……

……

……

城内的枣祗,并未亲临田间,但他的触角通过无数文书和汇报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他察觉异常的方式,更偏向于宏观数据的比对和逻辑推理。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入库进度与田间预估产量的差异。

司马懿报来的田间估产数字与实际运入城中的粮食数量,存在一个不大但持续存在的缺口。

枣祗召来负责仓廪的官员进行询问。

官员擦着汗:『回大司农,许是……许是今年天时稍欠,或是农户收割不及……』

枣祗摇头,『非也。司马仲达所报乃是估产,已考虑了这些因素。即便有损,亦不应差数如此整齐。更何况……』

他翻开另一卷竹简,『据报,城外零星冲突,并未波及主要产粮区。这少掉的粮食,去了何处?去查!速速回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负责的官吏连忙而去。

其次,是舆情的变化……

从来去城外骚扰拖延曹军,城内的治安就给了其副官,以及有闻司的吏员。

在每日上报的市井流言记录中,枣祗发现,最初几日,流言多是对战争的恐惧、对曹军的担忧。但近两日,内容开始高度集中且具体地质疑抢收政策、夸大补偿不足、甚至隐约鼓吹曹军的『仁慈』。

枣祗指着几条几乎雷同的流言对有闻司的官吏说道:『汝看此这条,「官家抢粮,充作军饷,不管百姓死活」,此言辞在不同坊市、由不同人口中传出,却如出一辙。民怨自有,然传播如此迅捷、口径如此一致,岂是寻常?』

枣祗并未立刻下令全城大索,而是对有闻司官吏说道:『集中查探这几个地方,重点查访这些流言的源头之人。勿要惊动,只需记下何人最先提及,又与何人交接。』

相较于枣祗的数据分析,身处一线的司马懿,则更像一个冷静的猎手,通过最细微的观察捕捉狐狸的尾巴。

让司马懿起疑的是便是那些『意外』。

一辆粮车翻倒,并非在难行的陡坡,而是在一段平坦官道。

司马懿亲自到了现场查看,发现地面有几块不该出现在此的圆滑卵石,似是被人故意放置。他不动声色,一边指挥人手抢救粮食,一边目光锐利地扫视围观人群。

有些人就是喜欢在案发后,重新回到现场……

司马懿就捕捉到一个缩在人群后面的民夫,脸上的表情,不是惋惜、疲惫,亦或是焦虑,而一种窃喜,得意,而在司马懿目光扫过之时,又换上惶恐模样。

司马懿没有当场声张,而是让人盯上了那个民夫。

他回到临时搭起的凉棚下,摊开一张粗糙的河洛地区地图,将这几次发生的『意外』标注上去。

车辆故障、小型火灾、流言集中地、以及那几个可疑人物的活动范围……

很快,几个点隐隐连成了线,尤其集中在几条通往雒阳的运粮要道附近……

『可收网矣。』

司马懿写了密信,让护卫急送枣祗之处。

……

……

枣祗的目光扫过司马懿密信当中,那几个被重点圈出的名字,其中甚至包括一两名负责仓库文书的小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