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穿到古代发明创造的推荐 > 第1056章 釜底抽薪(第1页)

第1056章 釜底抽薪(第1页)

叶瑾在传习所门外智驳国子监生员的事,如同一段有趣的插曲,在京城悄然流传,虽未掀起巨大波澜,却也让“格物致知”与“奇技淫巧”之争,在一些年轻士子心中埋下了思考的种子。

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孕育于平静之下。

王、卢等世家,在经历了商业窃密失败、学术诋毁受阻、甚至试图直接夺取技术未果后,终于动用了他们最根深蒂固的力量——经济与吏治层面的无形之手。

首先发难的是户部。一位素与卢家往来密切的度支郎中,在审核格物院下一季度经费时,以“名目不清,耗用过巨,需详加核查”为由。

将预算文书打了回来,要求格物院就每一项开支,尤其是“技艺传习所”的教员薪俸、学员补贴、物料采买等,提供极其繁琐的明细和佐证。

这并非直接否决,却是一种官僚体系内常见的拖延与消耗战术。

紧接着,工部下属负责物料调拨的衙门,也开始对格物院所需的某些特定木材、石料、乃至用于制作齿轮的精铁,百般推诿,要么言称库存不足,要么要求等待漫长的审批流程。

这直接影响了二代“瑾车”核心部件的生产和“改犁”试用品的打造。

更棘手的是,市面上开始出现流言,称格物院所出的“改良黄草纸”虽便宜,但因其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不明药物”,长期接触恐于身体有害。

这流言编造得颇有技巧,并未指名道姓,却足以让一些原本有意采购的衙门和书商心生疑虑,订单量出现了小幅下滑。

这一系列组合拳,并非明火执仗的攻击,却招招打在格物院的命门上——经费、原料、市场信誉。

叶明心知,这是世家利用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在体制内对他进行的“软封杀”。

“三少爷,户部那边要求提供的明细,若真按其要求一一罗列,不仅耗时费力,许多研发过程中的试验损耗、难以量化的技艺价值,根本无从算起,届时必被其抓住把柄,克扣经费。”宋应文忧心忡忡,他深知衙门办事的繁琐与刁难。

林文博更是气得直跺脚:“无耻之尤!分明是见不得我等做出成绩,行此龌龊手段!”

叶明面色沉静,他早已料到对方不会善罢甘休。他吩咐墨痕:“户部要求的明细,我们做。但不必完全按其框框来。将开支分为‘研发’、‘教学’、‘推广’三大类,每类下列关键项目,附上简要说明和成果预期。”

“重点突出格物院及传习所已取得的、陛下认可的实效,如‘瑾车’节省之力折算为银钱,‘改犁’可能提升之粮产估算。将这份文书,抄送太子殿下和工部一份。”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规则,将问题公开化,借助更高层的力量施加影响。

“至于工部物料,”叶明继续道,“他们拖延,我们便不等。墨痕,动用我们自己的渠道,直接向民间信誉好的商号采购,价格或许稍高,但求及时。同时,加大对我们掌握的几处小型矿点、林场的投入,力求关键原料能部分自给。”

这是要建立一条独立于传统官方渠道的供应链,虽然初期投入大,却是长远之计。

“至于市面流言……”

叶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不必出面辟谣,越描越黑。让老陈头准备一批‘改良黄草纸’,送往太医院,请御医查验其有无毒性。”

“同时,让我们合作的书商,以此纸印制一批《千字文》、《百家姓》,以成本价甚至略低于成本价在蒙童中发放。事实,是最好的辟谣武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