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免费 > 第295章 世上哪来的什么公道(第2页)

第295章 世上哪来的什么公道(第2页)

“所以我不带大军。”关发蕊打断,“只选最精锐者,轻装疾进,打了就走。目标不是灭国,而是震慑。”

徐光启叹道:“若成,则朝鲜短期内不敢妄动;若败,则辽南元气大伤。此计胜在出其不意,然赌注太大。”

朱徽妍久久不语,终是开口:“让我去。”

全场震惊。

她却不看任何人,只盯着关发蕊:“你是主帅,不能轻易涉险。这支部队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你走了,军心必乱。我去最合适??我是郡主,身份尊贵,哪怕被俘也能保全性命;我又懂兵法,能指挥作战;更重要的是,我带女兵去,更能彰显我辽南巾帼不让须眉之志!”

关发蕊猛然起身:“不行!太危险了!”

“那你答应我的事呢?”她反问,“你说过,若遇强敌围困,宁可撤退,不可硬拼。现在轮到我说这句话了??你才是辽南的脊梁,不是用来折断的。”

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关发蕊缓缓坐下,声音沙哑:“你要带多少人?”

“三千足矣。”她答,“两千火铳手,五百弓弩,五百工兵。再配两门可拆卸重炮,由牛车牵引登船。”

“船只呢?”

“金州水师可调快船二十艘,伪装成商队南下。沿途停靠獐岛、济州,补充淡水食物。预计二十日内可达朝鲜西岸。”

关发蕊闭目思索许久,终于点头:“准。但我加一条命令:一旦登陆,立刻释放俘虏,张贴告示,申明我军只为警告而来,绝不屠城劫掠。同时派出使者赴汉阳,递交国书,斥其背盟附逆之罪。做到这两点,无论是否开炮,都立即撤离。”

朱徽妍微笑:“正合我意。”

五日后,一支挂着朝鲜商旗的船队悄然离港,乘东南风南下。船上两千红甲女兵身着便服,武器藏于货箱之中,人人脸上毫无惧色。朱徽妍立于船首,望着渐远的辽阳城楼,轻声道:“等着我,这次换我为你赢一场。”

与此同时,关发蕊并未闲着。他下令全境进入战备状态,征调民夫十万,在辽阳外围挖掘三道壕沟,深两丈,宽三丈,内置陷马坑、铁蒺藜。又在九堡之间修建烽燧连廊,一旦警讯,半日之内即可传遍全境。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启动了一项名为“地火机关”的秘密工程。由沈云卿主持,在敌军可能进攻的主要路径下方埋设火药管道,连接数百个地下引爆点。一旦敌军大规模推进,只需点燃引信,便可引发连锁爆炸,形同“霹雳炮”覆盖整片战场。

“这是最后的手段。”他对徐光启说,“我不想用,但必须有。”

六月中旬,辽东大雨连绵。太子河水位暴涨,冲毁桥梁数座。后金军原定七月十五南下的计划被迫推迟。皇太极暴怒之下斩杀两名延误军需的佐领,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朝鲜急报传来:汉阳城外十里,突现一支神秘军队,打着“大明辽南红甲军”旗帜,架起两门巨炮,炮口直指王宫!守军尚未反应,已有使者持书闯入宫门,当庭宣读檄文,历数李?勾结外敌、背叛宗主之罪,并警告:“若再敢助纣为虐,下次炮弹便落在景福宫屋顶!”

李?当场昏厥。醒来后立即下令驱逐后金使者,销毁所有盟约文书,并派大臣赴辽阳谢罪,誓言永不犯境。

消息传回辽阳,关发蕊仰天大笑:“好!徽妍做到了!”

他当即修书一封,随返航船队送去:“你不仅守住了一个城,更守住了一个理字。从此天下皆知,辽南女子,亦可定邦安民。”

七月廿三,天气放晴。辽阳城外麦浪翻滚,丰收在望。百姓纷纷自发组织劳军团,挑着热饭、凉茶送往前线营地。孩童们编唱新曲:“红甲姐姐跨海去,吓得国王跌龙椅;将军哥哥守家园,打得鞑子哭爹娘。”

而在沈阳,皇太极接到朝鲜倒戈的消息后,整整三日未出大帐。第四日清晨,他召集群臣,黯然下令:“撤军回防,休养生息,待来年再图大举。”

范文程低声问道:“大汗,真就这样算了?”

皇太极望向南方,眼神复杂:“关发蕊……他不只是会打仗。他会治国,会用人,会收买人心。他建学校、开市舶、兴农桑、重女子,所做每一件事,都在瓦解我们的根基。我们打的是城池,他打的是江山。这一局,是我们输了。”

八月十五中秋夜,辽阳城张灯结彩,百姓自发燃起万盏河灯,寄托对和平的祈愿。关发蕊与朱徽妍并肩登上城楼,俯瞰万家灯火。

“你说,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她轻声问。

“只要我们还在,就能一直持续下去。”他握紧她的手,“这不是摆烂,这是重建。崇祯皇帝可以颓废,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千千万万个不想饿死、不想逃荒、不想看着孩子冻死在路上的老百姓。”

远处,兵工厂的烟囱仍在喷吐黑烟,锻锤声昼夜不息。学堂里,孩子们仍在朗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旌旗猎猎。关发蕊忽然觉得,这个时代或许真的可以被改变??不是靠一个皇帝的醒悟,也不是靠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靠无数普通人,一点一滴地,重新定义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百姓,什么是活着的尊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