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孟珙听了宋宇之言,一脸正色答道“;殿下放心,小妹知道自己在做甚,而且小妹武艺了得,方才说要保护殿下之言,并非信口开河。“
得,看来这兄妹俩,是铁了心要一起行动了。孟珙言尽于此,宋宇也懒得再劝,笑着扶起了这两兄妹“;罢了。既然你们都知道自己在做甚,我也不说什么了。毕竟来日方长。以后咱有的是时间聊天。“
就这样,宋宇接受了这两兄妹的请求。高兴的拉着他们父子三人,与完颜守绪喝到了一处,聊在了一起。
这一夜,就这样在两方人马的喧闹声中度过。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宋宇先是给留守枣阳的余阶写了书信,让他将粮草,与许给金国得银两一并押送到枣阳来。
而完颜守绪,也已经给身在汴梁(也就是金国南京)得皇阿玛去了书信,告诉他两军停战,宋国许以拖欠金银,但不在以侄皇帝国自称。
并且自己还和大宋国太子,结为了异族兄弟。这金国皇帝宣宗完颜询见了这封书信,和朝臣整整商议了一日。
最终,同意了这个条款。毕竟现在蒙古四杰之一,赤老温亲帅率数万蒙古骑兵,横扫金国西部。拔同洲,蒲城,围长安,困凤翔,金军数度往救,都是大败而归。现今,大金国急需兵力西调,才能解了此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金宣宗答应了停战协定。
宋宇听完完颜守绪兴高采烈的讲述,却陷入了沉思。其实宋宇知道,现在金国是打破头,都想要停战。只不过,南宋有人二百五,拒绝和议,金国有史弥远内应,也想要占便宜,所以这场战争才会持续这么久罢了。而现在,金国宣宗同意了全线撤军,自己这里却是万分窘迫。
毕竟,自己只是个无兵无权的象征性太子。虽然宁宗很是喜欢自己,但这有个屁用?能让自己左右朝局吗?即使自己将停战折子,送了上去。朝堂上那帮子混蛋,似小孩过家家般。会怎么想?鬼才知道。
而且宋宇现在处境,就是要行事隐秘,能瞒一时是一时,所以也没打算在回临安之前,给自己那便宜皇帝爹上折子,因为即使上了折子,也是史弥远看到,自己皇帝爹肯定被史弥远瞒的死死的。
正是带着这个想法,宋宇为了不坑金国,看着一脸欢喜的完颜守绪说道“:守绪兄弟,其实朝堂之事,兄弟我也吃不太准,其他战线停战之事,你也别着急,兄弟我过几天,就回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什么时候朝庭上那帮子人想通了,不想打了,你金国在撤。这样稳妥些。而这京湖方面,我做得了主,你大可放心撤军。如此也能解你金国一时之急。毕竟,赤老温那货,不是轻易能收拾得主。”
本以为说了这句话,完颜守绪会很失望,哪知这完颜守绪竟然反问宋宇,是不是说笑?
而且,这完颜守绪也不隐瞒,坦率得将自己和史弥远的关系,明明白白告诉了宋宇。还直言,有事找史弥远解决,解决不了就提他完颜守绪的大名。
宋宇听了,嘿嘿冷笑,果然与自己的猜测八九不离十,完颜守绪,确实将史弥远,一直视作大金国的朋友。
但与宋宇猜测不太相同的是,在宋宇来之前,金国就曾数次通过史嵩之,联系史弥远,企图让史弥远结束这场战争。随便让宋国朝廷赔点钱,赚点面子,了事算了。
但史弥远却一拖再拖,而且回话说,宋国皇上很坚持,直言停战没门,赔款没门。就是要打。并且期望金国使出全力,重创宋军,到时自己定然会让宋国皇帝屈服,再次称臣纳贡。
而完颜守绪之所以高兴,就是因为宋宇这位太子都主动要求停战了,那么到时回了朝廷,太子加上宰相,劝服朝臣停战,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宋宇见完颜守绪是这么想的,也没有要跟他解释大宋朝堂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这水究竟有多深。
干脆选择了沉默,打哈哈似的说自己和史弥远的关系,好的像是亲爷俩,随行的小小还是史相数月前送的呢。并回给了完颜守绪一个你真棒的眼神。。。
其实宋宇恐怕是现在一连串变局中,少有的明白人了,因为宋宇已经猜到,这之间的事,怕是不简单。
这史弥远,贪鄙粗陋之人,随利而动之辈。想来是有什么利益,在吸引他,让他坚持这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