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真何在,陛下有诏令在此。”
陆鸣不在,具体事务都由田真处理,诏令也直接发到他手上。
“附属学院?”
看完诏令内容,田真心中大喜。
“看到没,陛下的诏令要设立科学院附属学院,培养理工类人才,我科学一道注定要大兴。”
田真有个梦想,想要让更多人学习科学,让科学院的成果造福整个大汉。
但科举兴起后,他的梦想遇到了挫折。
但凡想要光宗耀祖,又具备一定学识的人,第一选择都是科举,科学院最多也就是个第二选择。
“陛下英明,只要待遇给的足,总会有聪明人会投入到科学的怀抱,耐住寂寞搞研究。”
科学院设立附属学院,提高理工类人才的消息不胫而走。
参与科举的士子们知道后对此有些不满。
“我等苦读多年,才能有机会踏入仕途,尚且要与天下英杰比拼,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
能不能当官,当多大的官,还要看后续造化。
一群研究理工类学问的人,凭什么也能获得朝廷额外的优待。”
参与科举者,往往将自己视为官员的备选者,自视甚高,难以接受所谓的理工类人才也能获得朝廷的优厚待遇。
“什么叫理工类人才,工不会是指那些工匠吧?”
“看朝廷的诏书,技艺顶级的工匠也在理工类范围之内,说是分为一到八级工匠,八级工匠待遇可比科学院的教授。”
这个解释一出,他们的不满更加严重。
教授级待遇,岂不是和千石级高官一样,匠人们凭什么能享有如此待遇?
别管是八级匠人还是一级匠人,只要是匠人,就该老老实实的当匠人,待遇竟然堪比千石高官,岂不是倒反天罡。
他们不满,但科学院中很多匠人却很高兴。
不只是科学院中,包括少府和火器监内的匠人都在评选范围之内。
一到八级匠人,各有标准。
一到三级没有额外待遇,从四级开始有一百石待遇能,评上六级,就能有五百石级别的待遇,七级有八百石,八级有一千石。
科学院联合少府和火器监,对所有匠人进行技术水平鉴定。
为了避免级别含金量不足,各行业现有最高水平的匠人被限定为六级匠人,也就是说,无论这个匠人有多强,他也只能是六级。
在此基础上,能有一定理论总结的才会被评价为七级匠人。
有突出贡献的,才有机会被评为八级匠人,享受千石级待遇。
要是某个行业被认为技术含量不足,该行业水平最高的匠人也无法被评价为六级。
即便如此,五百石级别的待遇已经足够有吸引力。
……
皇家印刷厂。
“老杨,你是厂里水平最高的刻版匠,你准备一下,朝廷会安排数次比试,你要是能胜出的话,可能就是印刷厂第一个六级匠人。
五百石级别的待遇,比我这个管事都高得多,你好好准备一下。”
如此的场景,在官方所掌控的各个行业中广泛上演。
光是印刷厂,就有刻版匠,写工,印工,装帧匠等工种,而刻版匠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
喜欢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请大家收藏:()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