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生咬牙切齿地说道。
“大将军,苏牧诡计多端,我们不可贸然进攻。
需从长计议,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智多星」吴用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改变战术,不再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正面进攻,而是采取迂回包抄、奇袭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
同时,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深入了解苏牧的部署和战术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我们要派出更多的斥候,潜入大华天朝境内,收集情报。
务必摸清苏牧的一举一动。”
李贵生说道,“另外,我们要在国内招募更多的勇士,扩充军队,提升实力。”
“大将军,还有一事。”
「千手观音」上官婉儿说道,“我们可联络大华天朝内部的一些势力,让他们在后方制造混乱,分散苏牧的注意力。”
李贵生眼睛一亮:“此计甚好。
你速去安排,务必谨慎行事,不要被苏牧察觉。”
大宣军在暗中积极准备着下一次的进攻,而苏牧也没有放松警惕。
他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大宣军的动向。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苏牧深知,仅仅依靠玉门关的力量还不足以应对大宣军可能的再次进攻。
于是,他修书一封,送往京城,向皇帝请求增派援兵和物资。
“陛下,玉门关虽暂时守住,但大宣军必定会再次来犯。
臣恳请陛下增派援兵,补充粮草和兵器,以加强边关防御。”
苏牧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写道。
皇帝收到信后,十分重视。
他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各位爱卿,苏牧将军请求增派援兵和物资,以应对大宣军的再次进攻,你们有何看法?”
皇帝问道。
“陛下,玉门关乃我大华天朝的重要防线,绝不能有失。
臣以为,应立刻答应苏牧将军的请求,增派援兵和物资,确保边关的安全。”
一位大臣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
皇帝点头:“好,传朕旨意,从京城周边抽调十万精兵,火速赶往玉门关。
同时,调拨粮草、兵器等物资,务必满足边关的需求。”
很快,十万精兵和大量的物资踏上了前往玉门关的征程。
苏牧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稍感宽慰,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