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刘辩在平原郡见的那样。
“去见丞相吧,”
刘辩对崔钧没有什么其他要求,只要稳住青州就行,随口的道:“然后去见见皇家商铺的刘巴,他会给你一些帮助。”
“臣领旨、告退。”崔钧双眼喜色一闪,连忙起身。
他作为青州牧,感受最多的就是缺钱粮,而大汉朝现在最有钱的不是朝廷,而是皇家钱铺。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皇家钱铺在全国各地铺开,不知道多少士族大户将众多的宝物、钱财寄存在皇家钱铺。
刘辩看着他的背影,瞥头看向潘隐,道:“刘繇,刘备什么时候到?”
潘隐侧身,道:“回陛下,他们正在陪同陈留王视察最后一段河床,之后,应该是与陈留王一同到京。”
刘辩若有所思,目光看向茂院方向,道:“那就先解决这件事吧。”
潘隐顺着看过去,神情不动,目光暗沉。
这是大考的第二天,一切都如往年,风平浪静,没有一点波澜。
但就是这样的平静,反而更令人不安。
吏曹,御史台都收到了密告,刑曹呢,大理寺呢?
势力最大的‘颍川党’会毫无察觉吗?
只是,对于这场尚未发生或者正在秘密发生的‘科场舞弊’,‘颍川党’是什么态度?
他们牵涉了多深?或怎么应对?
是会悄然阻止,还是继续推进?
潘隐无从判断,只能静静等着了。
刘辩同样在等,等一个机会。
茂院。
士子们排队着,依次走出大门,一路上都还在讨论着刚才的考题。
“全都是关于‘新政’的,你们是怎么答的?我之前关注的极少。”
“是啊,这次的考题是谁出的?为什么都是这些?”
“据说是丞相出的,这是丞相要亲自遴选吗?”
他们还没讨论完,门口迎接他们的蜂拥而上,七嘴八舌的询问,声音瞬间嘈杂起来。
‘孔亮’在人群中,面露思索,双眉紧锁,仿佛陷入了某种困惑与思考中。
“公子,怎么了?”书童迎了上来,接过他的背囊,好奇的问道。
‘孔亮’依旧拧着眉头,道:“我,好像要失败了。”
书童一怔,道:“公子说的是,不能被录取吗?这次要录取三百多人,公子连三百都考不进去?”
书童不明白,他了解他家公子,虽然年纪尚轻,但学问连一般的大儒都可以辩一辩,怎么会三百名都考不进去!?
‘孔亮’摇了摇头,似想说什么,又硬生生止住了,道:“看看明天的考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