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位陛下面前,他感激涕零,但走出崇德殿,他就冷静异常。
更何况,还在‘军政分离’的大背景之下!
“希望孟德莫要糊涂。”曹嵩轻轻自语。
荀彧,荀攸看向他,微微点头。
荀彧三人悄悄对视一眼,无声离开。
他们能同意这样的解决方式,可对于刘辩这般‘期许’曹操,心里却是阵阵不安。
刘辩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看着曹操道:“辽东太守公孙度,是刘公临终前给朕举荐的人。你到了辽东,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就不要动他,他的兵权也不要收,辽东这种边镇,暂且不执行‘军改’。”
刘辩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有卿家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孟德……’曹嵩忧心忡忡,不知道曹操能否骗过那位陛下。更担心,曹操接下来的路。
曹操狠狠咬牙,双眼通红,声音低沉的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澄清寰宇,兴我大汉!”
荀彧等人没想到刘辩这般看重曹操,心神惊骇,闻言慌忙起身,道:“臣等领旨!”
此番去幽州,那位陛下不止将曹操原本的部将返还,还将幽州中郎将的任命给了曹操。
宫里太过大度,太过宽容,大度的过头,宽容的过度。
说完,他看向荀彧等人,伸手道:“丞相,你们去办,今天就要结案,明天,后天,朕送曹卿家出京!”
曹嵩也跟着离开,拄着拐,慢慢走着,面无表情,双眼静静看着宫门。
刘辩闻言,神情动了又动,大有感触,直接起身,来到曹操身前,用力拉他起来,握着他的手,目光清亮,无比真诚的道:“朕在潜邸时,便认为卿家是治世之臣,是中兴大汉的不二之人!事实也证明,卿家有这个能力,朕没看错人!卿家,你我君臣携手,再兴大汉,博一个煌煌史册,万古流芳!”
刘辩嗯了一声,道:“那就这么定了。二位卿家平身吧,关于幽州,朕还有些话要说。”
对于这种表情,刘辩见了不知道多少次,都是千年的狐狸,谁的演技都不差。
到了这会儿,谁都知道,宫里那位陛下已经回来了,以往那种肆无忌惮的小手段已经不能再用,只能遵照旨意行事。
钟繇见他们都不吭声,稍稍思索,道:“陛下好像变了。”
刘辩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与荀彧道:“丞相,你看这样处置,可为妥当?”
宫里的处置,比他预想的要轻的多,同时,对于曹操的处置,也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什么伤筋动骨。
刘辩抱着茶杯,面露思忖,道:“至于其他地方,还是要厉行‘军改’的。你此番去幽州,领禁军两万,加上幽州驻军,总数五万,全数归伱调遣,幽州中郎将,由你临时任命。你之前的部将,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人,对了,还有吕布,孙策,暂且也都划归你。朕对你没有其他要求,就是一条,给朕狠狠打,不管是乌桓,还是鲜卑,都给朕打到他们知道什么叫痛!”
刘辩伸手拉了他一下,笑着道:“起来吧,朕不信你,还能信谁?”
“谢陛下。”曹嵩,曹操父子缓慢起身,看向刘辩的目光,都是充满无尽感激之色。
尚书台内。
这一次宫里那位陛下,没有任何强迫,推心置腹,抚慰体谅,起初他们很不适,但又觉得心里舒服,情不自禁的接受了。
钟繇没有听到回应,便点题道:“陛下自从出京到回宫,差不多半年时间,你们说,陛下到底经历了什么?”
荀彧,荀攸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的看着钟繇。
钟繇的话,可以换一种说法:陛下到底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宫里推行‘新政’的手段、方式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