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现代土建”重新振兴腾飞。有了政府承揽工程的特权,1957年汉
江大桥工程招标时,郑周永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汉
江大桥工程使“现代土建”一跃成为韩国建筑业界中的第一!
□使韩国成为世界级造船大国
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世界普遍出现经营衰退现象。日本和西欧都
采取了紧缩财政的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从越南撤军,减少其驻
扎韩国的军队,终结了它对韩国的经济援助。这对于一直靠依赖“美援”
生存的韩国经济,无异于釜底抽薪。
郑周永觉察到政府不久将会改变以出口为中心的经济结构,便转向开
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造船业。要搞造船业,他面临的难题实在太多。一
无资金,二无技术,有的只是社会上的冷嘲热讽。但是,半辈子的创业经
验使他深信,万事都是有无相通,他的造船厂及他的造船事业是会从“无”
中诞生的。他率领一批人马,周游欧洲,打算筹借为数上百亿元的创业资
金。转了一圈,他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民间企业,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是借不到这样一笔巨款的。他不肯罢休。他相信,人与
人总有相通的地方。只要坦诚,总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此后,他又奔赴
英国,对勃克莱银行采用了车轮战术,开展了上门游说的持久战。一连数
日,“死磨”的战略取得成功。勃克莱银行的财神们同意向郑周永贷款,
并向“英国输出信用保险局”提出了担保申请。很快,保险局局长会见了
他。保险局局长说:“我希望你能说服我并让我相信你造的船肯定会有买
主。否则,勃克莱银行的贷款是难以获得批准的。”郑周永面带微笑地听
着,但背上却直冒冷汗。他没有造船厂,更没有船,仅有的只是刚刚购进
的船厂用址——一张海滩的照片和从一家公司借来的一套
26万吨级油轮
的设计图纸。
郑周永不死心,硬是说服埃普勒道公司给他介绍了一个买主——希腊
大船主利巴诺斯。怎样才能说服大船主买下“船”呢?生意人之间做买卖
既怕上当,又怕被诓。坦诚是关键,提供优惠条件是突破口,他暗自揣摩
着买主的心理。吃亏是福,对此他深信不疑。他立即拟定出卖船的条件:
①大幅度压低船价;②买主不满意可以随时撤回合同;③若合同取消,如
数退还定金,而且支付利息。买主不会拒绝有利于自己的合同。他十分自
信,只要卖得出去“船”,建成造船厂后,“现代土建”定能获取大利。
数日后,他与利巴诺斯见面了。他坦诚地把那张海滩照片递给大船主,并
详细地谈了自己卖船的“条件”。希腊船主由开始不在乎的仰坐姿式变成
了认真听讲的正襟而坐,到最后约郑周永去瑞士他的别墅细谈。1971年
夏天,郑周永在瑞士同利巴诺斯签订了建造
2艘
25万吨级油槽船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