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人是跟了自己数年的参将,若是在他面前仍要每时每刻摆出一副金刚不坏、水火不侵的样子,他这漫长而枯燥的人生只会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但他也无法毫无保留地倾诉。有些事旁人无法分担,便是倾诉上百回千回,无非也只能获得一些言语上的安慰,并无实质性的帮助,于人于己都是负担。
思及此处,他轻轻揉了揉眉心,随即开口问道。
“秦姑娘,你觉得如何?”
陆子参一愣,随即难掩嘴角弧度,手中那块抹布都舞得更起劲了。
他家督护当真别扭,方才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现下又自己提起,若非是嫌老郑那群人太过碎嘴,便是已将他引为心腹,此刻正私下寻他“议事参谋”,而他自当担起重责、好好效力。
想到此处,他当即面色沉稳、滴水不漏地回应道。
“方才高全提起秦姑娘和二少爷游船的事,督护没搭话,属下还以为督护是有意避嫌呢。”
邱陵抿了抿嘴唇,随即微微垂下头去。
“原是昨夜聊到几句家事,思绪难平。即是家事,方才自然不便提起。”
家事?什么家事?
陆子参愣了愣,一时间对这回答有些摸不着头脑,可他随即想起昨日督护与他在那衣铺分开后的去向,瞬间便有些醍醐灌顶。
先前督护亲自去了苏府退亲,昨夜又与那邱二秉烛夜谈、不欢而散,莫非是因为那游走徘徊于两兄弟之间的秦姑娘?
而这家事……莫不是婚事!
这也难怪,邱家与苏家闹到如今这地步,结亲的事定是不了了之了,双方只待此事彻底了结过后便可另寻一段佳缘。只是他家督行军时懂得以迂为直、以退为进的道理,一到了谈感情的时候,便只会闷头做事、一条道走到黑,若遇挫败也是情理之中。
苏家的亲事方才了结,他便开始物色下一家,传去任何人耳朵中,都显得过分急躁,瞧着像是要寻个人凑合着过一生。而追查秘方一事正在节骨眼上,那秦姑娘可是个精明人,若因此质疑他家督护的用心、误会督护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以谈情为名利用她查案可怎么办?
毕竟现在回过头去看,督护可没少在苏府案里算计秦姑娘。
这做生意可以试错,做差事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唯独就是这终身大事是禁不起考验的!他家督护若在此事上急功近利,日后定是要吃亏后悔的。
陆子参内心深处的那股使命感再次升起,他沉吟一番,抱拳进言道。
“属下以为,这家事急不得,还是徐徐图之为好。”
这回轮到邱陵沉默片刻,他望了望陆子参那张神色凝重的脸,心下难免有些惊诧,惊诧之余又多了些懊悔。
昨夜同许秋迟见面过后,他强迫自己将那沉重情绪压在心底、继续做事,可原来就连他的参将都已猜到他父亲生病一事,而他身为家中长子竟如此迟钝,实在将“忠孝”二子丢到了九霄云外,什么断玉君的名号都成了笑话……
这厢邱陵心情复杂,那厢陆子参又继续说道。
“秦姑娘同督护正处于这战局不明、进退难料的关键时刻。督护的心意是好的,可选在此时冒进,反会令人觉得有些轻浮、毫无半点真心可言。属下以为,这世间唯有真心最为可贵,真心可比肩日月星光……”
眼底的沉重情绪缓缓散去,年轻督护干巴巴地打断道。
“我是问你觉得她医术如何。”
陆子参的声音戛然而止,当下意识到自己误解了什么,脸色由白转红,就连那浓密的须发也遮掩不住,半晌才有些虚弱地回应道。
“秦姑娘的医术……自然是不错的。”
这话回得就似没回一样。
陆子参的头埋得更深,正想着如何扳回几句,便又听得对方说道。
“也罢,我一会便要去码头乘船,若她到时候还在,我便邀她一同前去琼壶岛,登船后再商量具体对策。船上说话也隐蔽些,若是时机允许,我便向她提一提此事。正如你所言,有些事急不得,须得徐徐图之。”
陆子参闻言,本已低垂下去的脑袋又立了起来。
听对方这话中之意,竟有两层消息。其一便是督护确实有意与秦姑娘一起行动、共赴琼壶岛,其二便是督护要将那邱府的家事说与对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