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一人之下简介 > 第三十五章 从修行角度解读儒家(第2页)

第三十五章 从修行角度解读儒家(第2页)

很多人解释说是知道做事的次第跟顺序。

然而真正的大道是没有先后的,知所先后就是无先后,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家称之为无极,都是一样的道理。

《中庸》里阐幽发微,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当然,说到最后,核心就是一个“诚”

字。

诚就是一,一就是诚,一心无二念,就是诚。

有诚就有信,静极生动。

按照这个解释,比起各种道家术语,云里雾里的,其实儒家说的更加直截了当,只不过世人没有将之当成修行去看,只当成学问去读。

什么是心不在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不在焉,也是道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论语》开篇,“学”

就是性,“时习之”

就是命,“学而时习之”

就是性命双修!

至于什么出世,入世,其实没必要分的那么清,两者没有区别。

“学”

就是理,“习”

就是事,理需心明,事需参修,理可顿悟,事属渐修,“学而时习之”

就是历境炼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亲民是什么?“有朋自远方来”

,就是亲民!

儒家的礼,卑己而尊人,人人都是圣贤,独我为凡夫!

人不知我,不是别人没见识,而是因为我自己的德不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三就是多。

推己而及人,自渡而渡人。

总之,凡人谋事为己,圣人谋事为人,所以才有“人不知而不愠”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就是准,信就是诚。

曾子说不自欺,一念无欺,念念无欺。

不欺什么?是不欺他人吗?

不,是不欺心!

……

“知止而后有定,这里的“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