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口径重达2公斤,这种重量在靶场射击时是有助于控制后座力的,但较大的重量意味着较难的操作,即使双手握枪也很难长时间瞄准与射击,而且还有出枪动作呢。
显然这种手枪的重量如果减掉一半会比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卫情景的心理压力之下。
尺寸——沙漠之鹰比普通手枪要大得多,可以说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枪,难于隐蔽携带,虽然在家居自卫情形中这点并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着难操作,而且由于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单手很难握稳枪。
枪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环境下突然遇到强烈的闪光,视网膜上会产生残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条件下进行自卫射击的话,在开了一枪之后你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来恢复视觉。
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在近距离交火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可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假设你就像阿诺德一样健壮,能够轻松地把玩这种又大又沉而且后座力强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枪口焰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的枪卡壳了呢?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
每一个射击自卫术培训班都会教你怎样快速排除枪支故障,但在手枪对手枪这样的近距离战斗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还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在任何一种手枪上都可能发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鹰排除故障的操作却不是那么便捷,因为沙漠之鹰发射的子弹比较长,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枪长,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为小一点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弹匣卡笋,再加上它的尺寸过大,操作起来也不那么敏捷。
后座力——这是沙漠之鹰一个广为人知的缺点,当然,也并不是说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就无法控制,每个人在经过一些练习并能注意到一些细节的话,都可以做得到。
这些射击技术听起来很简单:手腕不要太软,要绷得紧紧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来吸收后座力,不要托弹匣底部。
当然,在靶场上绝大多数人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做好准备就能打好沙漠之鹰,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压力的情景中呢?比如说自卫,恐怕大多数人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都会忘掉某些细节。
最近就听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初次打。44马格南
automag的人因为没有注意握枪动作(据说他的打枪经验也不多)第一枪就右手腕骨折,不过这个例子也太极端了,真假也无法证实,但。44马格南的后座力的确不能小瞧。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把对射击动作没那么挑剔的手枪会更适合。
如果是。357马格南的后座力相对来说会比较温柔,但是据说。357马格南弹在沙漠之鹰上的表现并不怎样(许多国外的沙漠之鹰fans都是这样说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购买。44马格南型。
此外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大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恢复时间,在极端情形中能够进行快速射击也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在打出一枪后要用较少的时间去瞄准目标打第二枪,或瞄准下一个目标。
容弹量——这是沙漠之鹰的巨大缺点,这会使你处于危险之中。
相对于格洛克17的17发弹容,7发少得可怜,持续火力不足,常常使你处于被动,对于自卫手枪而言,这是致命的问题。
华龙端起hkg36突击步枪,检查完弹夹之后,开始对准一旁的枪靶试射,一连5个点射,均是全部击中目标。
叶枫走过来,在枪械堆里选了两把glock。
“呵呵,沙漠之鹰威力巨大,尤其是中程距离,杀伤力其余手枪都不予伦比,可是楼上是八十名劫匪,我就选这种枪吧。”
glock是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
g。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创立于1963年,坐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
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冲锋手枪。
但事实是,
glock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无法相比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而从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自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
对于glock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部件最令人质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坚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总觉得塑料不如金属耐用。
装填有20发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glock18在射速和射击精度方面相当出色。
但是威力较弱,但可以切换至点射模式以三连发弥补威力的不足。
产地
:
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