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道,这个派别与融入主流的上层道教相比较,可以十分典型地诠释“魔门”
的“魔”
字是何由来。
此派分为道祖真传与老君观两派,然则两派都体现了原始道教的特征,即对男女房事的重视与研究。
早期黄老道是否可归入道教历史,学界历有争议。
但成制度的道教最早见于汉末的“五斗米道”
却是毫无疑义。
五斗米道起自民间,采取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将治下的教民编户管理,称为“种民”
而由普通百姓成为“种民”
则必须经过一个男女合气交接的仪式,即至今仍保存于《正统道藏》中的《上清黄书过度仪》其间对于男女性事种种姿式、时间、技法,有着极为详尽乃至苛刻的规定,足可见原始道教对于男女性事间的研究探索。
然则自曹操迁张鲁入关中,道教逐渐脱离民间,走向上层化。
在道教主流化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按照主流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来审视原本传承自民间的种种风俗,隐藏掉一些与主流社会不符的仪式仪轨,由此获得主流社会的接纳。
是以南北朝时,陆修静、寇谦之分别从南北着手整顿天师道,对于男女性事的研究,亦在这一时候被彻底地从正统道教边删除。
寇谦之措辞严厉地称这些原本曾堂堂正正地属于道教传统一部分的东西是“三张伪法”
是“妖妄之言”
妖与魔并称,于是这些保存了“妖妄之言”
的“妖道”
自然也便由正道沦为魔门。
真传道的境遇,可谓极好地揭示了与主流社会不符的边缘化团体如何被主流社会妖魔化的过程。
灭情道,实际就是同阴癸派成对比的一个门派,以男性从事服务性行业的门派,男性服务业从业者的命运,与女性服务业从业者差堪仿佛,或者说更差一步。
不过在这一阶段他们历史上还出现了卫青这一赫赫英雄,然则自两汉之后,男性服务业从业者再难登上主流历史舞台。
魔相道的传人很少,无法推断魔相道的具体营生,不过从前人所方所行来看,可谓略具纵横家风采。
魔门的对手本来是整个主流社会,而不应当是佛、道二门。
然而魔门领导人的觉悟在很长时间内未曾意识到解脱自身枷锁的关键在于让自身成为主流。
做为联结两派六道的一个松散联盟,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核心价值只能是《天魔策》《天魔策》号称四大奇书之一,想来包罗万象。
如果落在战国时政治家的手上,或许可如注《老子》般解注出无数治国之道。
然而魔门各阶层从未曾真正成为主流团体的领导者,在政治上缺乏自觉。
是以他们只能从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天魔策》也便是在斗争中保全自己的武功,以及追寻不死的天道。
在佛道二门自愿跳出来充当镇压魔门的打手之后,他们的目光也便无法越过佛道二门这两个直接对手身后看出他们最大利益的所在。
于是魔门与主流社会之争渐渐也便变成了所谓的道魔之争、佛魔之争,甚且在慈航静斋争取到主流社会长期打手资格后,魔门的格局一降再降,斗争的目标竟尔变成了慈航静斋。
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为自古以来守护中原文明的代表宗派,此二派除了框扶正义、导正世局之外、还着重上窥天道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