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萧贺夜都不由地挑起眉梢,静静地看着庭中那一抹身影。
皇帝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好似不悦:“为何,你作为神策大将军的孪生妹妹,难道觉得自己兄长不配这样的殊荣?”
许靖央:“正是因为阿兄值得,臣女才要冒死进言。”
“皇上,阿兄他奋死拼搏,是为了忠君,为了百姓们能够安稳地生活。”
“倘若他泉下有知,皇上为了他,频频伤怀,百姓们因他废生计,连上街叫卖吆喝也不敢,他一定会着急。”
“他战功显赫,为的是家国昌荣、四海升平,若守孝长达三月,不知影响了多少百姓的生活,这才是跟他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请皇上收回成命。”
“真正的纪念不在这三个月的孝期里,而在于人们心里能记住他,皇上能记住他,家人能记住他。”
全场沉默。
忽而,不知是谁轻轻地啜泣了一声。
皇帝也从怔忪里回过神:“你这孩子,竟敢……”
责怪的话没说完,他摇了摇头:“也就你敢这么跟朕说了。”
长公主红着眼眶:“皇弟,我看许大小姐说的并无道理,百姓们自然知道神策大将军的战死是国殇,可他们还要过日子,这三个月孝期,你便解了吧。”
皇后也开口跟着劝。
最终,皇帝在大家的意愿下,点了点头,并且指着许靖央说——
“朕要重重地赏你,因为朕在你身上看见了你阿兄的影子。”
于是,他大手一挥,良田铺子还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成箱成箱地赏赐给许靖央。
许靖央利落接受,大大方方谢恩。
皇上对此很满意,甚至心情愉悦地喝了两杯酒水。
看他如此,许靖央更在心里确定了她今日的选择是对的。
一个人的荣耀再高,不能高于皇帝。
神策大将军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不假,皇帝说要全城为他守孝三个月,那是一个皇上对于名将的表态,是给天下人看的。
可是,许家的人能受恩惠,却不能没眼色。
再加上皇帝的生辰要到了,难道要全城百姓继续跟着披麻戴孝?皇帝是人,不是圣人,难保心中会不痛快。
朝中早有聪明人看出来不妥,但他们的身份都格外尴尬,因为除了许家人亲自提出来,谁说都不合适。
许靖央壮着胆子,做了死谏的这个人。
果然正中皇帝下怀。
许靖央在人群中搜寻萧贺夜的身影,想要送去一抹感谢的目光。
多亏了他提醒自己,她才能及时想到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