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重回1988女主 > 第561节(第2页)

第561节(第2页)

&esp;&esp;安夏:“……”

&esp;&esp;讲道理……五块二十斤,确实便宜。

&esp;&esp;现在华东市场上红富士的平均价格是一块钱一斤,如果要下手挑的话,再加两毛。

&esp;&esp;这是把苹果当盲盒卖了。

&esp;&esp;如果这里是苹果大户,而且就在大城市的边上,丰收时节囤在地头一大堆,急着脱手,那是可以当盲盒卖。

&esp;&esp;卡车直接拖城里去,连摊位费都不要。

&esp;&esp;可是,以这里的条件,离当盲盒的供货商十万八千里,根本就不可能这么玩。

&esp;&esp;最好的办法是设定统一标准,让大果、中果、小果各自分门别类的待着。

&esp;&esp;长得过于邪门的苹果根本就不配出来见人。

&esp;&esp;不管是变成苹果汁,还是变成苹果脯苹果片。总之,就是不要在消费者面前露出本相。

&esp;&esp;安夏当着公司收购部经理的面,跟村长说这事,村长一脸茫然,他认为安夏的想法没什么意义,还麻烦,耽误时间。

&esp;&esp;公司收购部经理表示理解,但是有个问题需要解决:

&esp;&esp;就是安夏的理想,是把长得好看的苹果卖出去,把长得不好看的苹果做成果汁和果脯。

&esp;&esp;但是鲜果汁太贵了,就算城里人也消费不起。如果说当果脯的原料供应商,也不成,国内几大著名果脯城市本身就是水果之乡。

&esp;&esp;不然他们也不会因此做果脯,既然他们有水果,又怎么会千里迢迢来盐源拖苹果回去?

&esp;&esp;以及,果脯本身很甜腻,成年人吃不了多少,小孩子想吃,家长也不会允许的。

&esp;&esp;还有果干,现在人民群众接受度最高的是桂圆干,苹果干没有形成消费习惯。

&esp;&esp;如果紫金想要担负起教育消费者的责任,那要花很多钱,不值得。

&esp;&esp;安夏这才醒过神,她自己不爱喝果汁,也不爱吃零食,对市场没有什么研究。

&esp;&esp;她想起现在最火的果汁饮料确实是果珍和口维可,都是用水冲冲的粉末,就连号称有真山楂肉的大亨果茶,销量都不如这两个品牌。

&esp;&esp;现在卖鲜苹果汁,确实过于超前。

&esp;&esp;要村民把小果和长得丑的苹果扔掉,那是万万不能的,他们舍不得。

&esp;&esp;要是拿到集市上卖,那就更没戏了,平时卖还得大果帮着带一带,最后卖不动了,搞个打包卖,不许挑。

&esp;&esp;“让它们化做春泥更护花得了。”安夏看着那些丑了吧唧的苹果就很不顺眼,只想把它们都埋了。

&esp;&esp;“把好看的苹果价格抬一抬。”

&esp;&esp;村长和负责收购的同事都觉得安夏这个建议,有一种不知市场价的愚蠢。

&esp;&esp;村长磕了磕烟袋:“涨价?要卖不出去的哦。”

&esp;&esp;同事也说:“苹果是耐储存的水果,运输也方便,全国各个产地的价格都比较统一,抬价……可能会卖不出去哦。”

&esp;&esp;安夏说:“你们有没有考虑把苹果做得复杂一点。”

&esp;&esp;苹果……复杂……

&esp;&esp;同事的脑门上仿佛飘过一行字:“老板,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咱们聊的是一块钱一斤的苹果,不是两万块一台的。”

&esp;&esp;安夏继续解释道:“比如在苹果上弄出字来。”

&esp;&esp;“弄出字?是用刀刻吗?”同事还没反应过来。

&esp;&esp;安夏指着他袖口:“就像你一样,有衣服盖着的地方皮肤白一点,没有衣服盖着的地方黑一点。苹果也一样,太阳照的地方红,盖住的地方就没那么红,把福禄寿,平安吉祥之类的吉利话用纸样剪出来,贴苹果上,等苹果长成了,苹果皮上就都是吉利话,卖贵一点也很合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