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他们初来时,买下了包括基哥在内所有兄弟十二套房子。
分别是安松雨一家四个户口,一个户口一套。
大舅家也同样是四个户口,一个户口一套。
跟着一起凑了个热闹的小姨一套,二舅一套。
以及两个姑姑各一套。
除了跟基哥他们那一群人交易了之外,他们也同样通过毕大姨找了其他适合的房子。
这些房子,当初购买的则是大伯家四套,四叔家三套,小叔家三套。
两边加起来,总共足有二十五家。
而且还是按照面积较大的买的。
基本占地都有一百多平,多的还能有近两百平左右。
这些房子房情不错,虽然不能按照五年内新建的房子一赔二的最高比例。
可也能够达到一赔一点八左右。
不过房子基本都是两层半左右。
总的面积加起来虽然不小,可也没有像江村一样赔的那么多。
而第二批江村买的房子,那面积就大小不一了。
最小有十平的,最大也能有二百多平的。
那一次大概有三十几户,这些房子的房情也同样不差。
最低的赔付都能达到一比一点五。
唯有剩下的那一批,那可是在直接包圆,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房情都有。
但就胜在量大。
赔付的情况自然也各有不同。
如果正好是因为政府的市政规划而赔偿的。
基本少这房情怎么样,都能拿到最好的赔偿比例,而且还在当初拆迁时,就早早的按比例赔了钱。
但其它几个房产公司就不同了。
根本房情的不同,最高同样能达到一比二的赔偿比例。
但最低的,也不过是一赔一的赔偿比例罢了。
所以这一次,安家人能够得到的安置房,虽然不至于像江村一样,一大家子都能按栋算。
可整个江村加起来,也确实会有不少。
也难怪,江村的人会如此重视。
眼看着,分房的时间就到了。
按照提早商量好的方法,江村人一个又一个的拿到了新房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