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之袁谭在青州多年的“德政”,配合李翊精心设计的“迁民作秀”运动。
可谓是上有将不接战,下有百姓配合。
一路连战连捷,下齐七十余城,真正打成了乐毅。
时袁绍闻说青州战事不利,高览兵败被擒,怒而收之。
又令张郃总览青州兵务。
张郃在接到袁绍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星夜赶往青州。
至平原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军心。
袁绍虽然倚重颜良、文丑,但其实张郃在河北军中的名望是非常高的。
受政治因素影响,张郃在河北十几年的生涯,仅以一句,
——“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一笔带过。
因为袁绍作为失败的一方,所以他手下战将的战绩无人记录。
即使有,也没传下来。
但还是能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来断定,张郃在河北阵营中的地位是不低的。
这边李翊领军,一路高歌猛进。
欲先取济南,然后入平原,截断黄河。
只要打到黄河以南,那么青州的战事就宣告结束了。
也就说黄河以北剩下的一点的青州领土,就不着急攻了。
李翊也很快收到了张郃接替高览的消息。
作为曾经的老对手,彼时的张郃还只是袁谭手下的副将。
如今几年过去,张郃已经能够独领一州军事了。
对于张郃这样的人物,即使是李翊也不能轻视。
历史上张郃一度成为五子良将之,因为这哥们儿实在太能活了。
别人征战三十年都了不得了,张郃纵横沙场将近五十年。
要不是膝盖中了一箭,估计还能再打几年。
靠着这“老不死”的三国第一buff,张郃硬生生熬走了另外四位良将。
成为了曹魏朝最为倚重的名将,更是被曹睿引以为心腹。
用陈群的话说就是,“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要按刘宋王弘的话说就更夸张了,叫,“魏朝酷重张郃,谓不可一日无之。及郃死,何关兴废?”
意思是魏国极为重视张郃,红的紫,明星将军,以至于魏国一天都离不开他。
当然了,张郃上位可不单单靠的是熬资历。
这哥们是越老越妖,后期完全就是个老兵油子,打仗稳得不行。
以至于把刘备都气得够呛,一度盯着张郃打,就是要跟他死磕。
现在过去这么许多年,李翊知张郃已非昔日可比。
况从前有袁谭、郭图掣肘,如今张郃独揽大权,未可轻视也。
于是先命张飞、赵云各自带部据守险要,不着急攻济南。
依旧按照往常自己的用兵习惯,先命人勘察地形,探查情报,再做决断。
时徐州军这边按兵不动,那边青州军倒也稳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