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资变得充足,计划经济不复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主角附身的工人一开始还在为拥有一辆自行车而高兴,后来却已经开上汽车。
十天,不过短短十天,《上海日报》的读者,就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看到了他们向往的未来。
与此同时,高汉林也被政府的人找上门。
只是高汉林有背景,所以政府这边倒也并未对他如何,只是不许他再刊登东兴的小说和文章,说是他若再犯,就封了《上海日报》。
高汉林爽快地答应了。
不能再刊登东兴的文章和小说,可以刊登兴东的文章和小说。
封了《上海日报》,他再办个《海上日报》就行。
左右他没犯罪,不能将他送入牢房。
还有就是,《梦游莫斯科》这书已经登完,他也就放了心。
一些印刷作坊将之印刷成书之类……那跟他无关。
高汉林全身而退。
黄培成听闻此事,很是生气。
他家不过是富农,一点背景也无。
所以他一路走来,时常被人敲竹杠,早几年,《新小说报》刊登的东西稍有问题,就面临罚款。
早年高汉林说他的报纸上的小说写的都是青楼不雅之事,就是人藉机跟他要钱。
后来云景的小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他藉此认识了一些大人物,报社的境况才变好。
高汉林着实让人嫉妒!
若是当真如《梦游莫斯科》里写的一般,人人平等就好了!
另一边,桑景云得知高汉林无事,却松了一口气。
想了想,又觉得这样正常。
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尚未成功,局势没有那么紧张。
之前她就曾看到,有人在报纸上刊登宣传苏维埃的文章,并没有引起关注。
《梦游莫斯科》被盯上,还是因为这些天,讨论这本书的人实在太多。
但在十月革命尚未成功的现在,这本书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只是一部幻想小说。
所以,那些权贵在这个时候,还不会用激烈的手段封禁此书。
至于再往后……她又不是不能换笔名!
云景这个笔名,跟她是绑定的,她需要「云景」带来的稿费和名声。
但东兴这个笔名不一样。
她用这个笔名写文章并不能给她带来收入,也不能给她带来名声,换了就换了。
下次她要写《梦游莫斯科》这样的小说,重新起个名字就好。
说起来,她还真的有想写的。
不过她想休息几天再动笔。
今天,是桑景雄要去一所中学参加入学考试的日子。
现如今很多中学,需要学生自己去考,当然也有一些小学的学生,可以顺理成章升入对口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