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屠户感叹:「桑老爷真是懂谋算!」
桑钱氏笑了笑,又与其他人说了这事儿,还懊恼桑元善去世时,因不知道此事,以至于把桑元善的葬礼,办得过分简薄。
桑钱氏说到当时那场丧事,还红了眼眶:「我那时实在没钱,唉,我哪知道,老头子他还藏了一手?」
众人纷纷劝她:「你也别伤心了,你如今的日子,不是已经越过越好?如今你有分红拿,两个孙子也能赚钱,将来只有享福的份儿。」
桑景英半工半读,桑景雄在糕点铺工作,加起来一个月有四个银元的收入。
陆盈平日里做手工活,也能补贴家用,桑钱氏还接了帮人做饭的活儿……
再加上分红,桑家的日子,这是要好起来了!
也是巧了,就是这一日,《新小说报》登了一个不算GG的GG。
为了省版面,这用的是文言文,大概就是南洋来的商人谭峥泓,在看过《大头菜的一生》后,决定出资两千元盖孤儿院,而作者云景,将上海民众捐给大头菜的钱款,转赠给孤儿院。
下面就是捐款名单。
所有捐钱的人,都榜上有名,里面还提到,桑家为桑元善祈福,捐赠一亩半的土地,用于盖孤儿院。
张四爷让人传的,桑家跟他借钱的事儿还未传开,县城便有了新的传言:「你们可有听说桑家的事情?」
「什么?」
「还能是什么?桑元善在老家留了一大笔钱!」
「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我就说桑家怎么突然开始还钱,原来是发了。」
「你这么一说……我有个亲戚在钱庄工作,他说桑家人,曾拿着大额庄票去钱庄取钱。」
「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桑元善当真老谋深算!」
「也不知道桑元善留了多少钱……听说是上万的。」
……
这消息随着报纸飞快传开,等张四爷的儿媳妇再跟人说起桑家借钱的事情,便没人信了。
这些人当面不说什么,背地里却道:「张四真要那么大方,又哪会眼睁睁看着桑元善办那么个葬礼?」
「当时桑家连锡箔都买不起,烧给桑元善的元宝,只寥寥几个……」
「那饭菜也差……张四真要是个舍得钱的,每桌加几毛钱,就能有个像样的席面了!」
……
这些是后来的事情。
桑钱氏跟人聊天的时候,桑景云正在前往租界的电车上看报纸。
她刚翻开《新小说报》,就看到了捐款名单。
桑景云还当洪永祥会将名单发在《上海日报》上,不想最后是《新小说报》将之登出。
怪不得比洪永祥做的采访,晚了两日上报。
桑景云有些好奇,却不知道洪永祥压根不敢在《上海日报》上登这个。
黄培成前段时间遇到他们报社的主编,将他们主编取笑了一番,说《上海日报》销量只有《新小说报》的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