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王亮来讲,一场战斗无论是过去多少年,只要是他亲自参与过,具体的情形都不会忘记。
考虑到很多网友对军事名词不太了解,也是为了让网友们更直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王亮干脆在一张纸上进行了绘图和演示。
他一边画一边讲解:“从121号界碑有一条小路经楠同通向纵深的那嘎,沿途被楠同山垭口和朗伟、菲咬地区无名高地所瞰制。”
“121师如果想要顺利穿插越边境,就必须控制楠同一带诸多重要地点。”
“防守楠同地区的越军为通农县独立营第1连的两个加强排,在楠同及其东南侧山垭口,朗伟和菲咬附近无名高地均部署了兵力、火器。在各阵地上构筑有堑壕、掩蔽部和明暗火力点,并以交通壕相连接,组织多层交叉火力,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防御。”
有了王亮如此直观易懂的介绍,即便是对军事知识匮乏的网友也能听得进去,听得懂。
“根据楠同地区的地形、敌情,时任362团7连连长蒙登兵和指导员王振海决心一次展开全部兵力,利用夜暗秘密接敌,力争以奇袭手段迅速歼灭该地区之敌。”
7连各排具体任务如下。
1排担任主攻任务,迅速向前推进,攻击并歼灭楠同及山垭口两个班的敌人。
2排负责歼灭朗伟及其北侧无名高地两个班的敌人。
姜利民所率领的 3排则要绕过越军埋设的地雷、竹签和两个哨所,秘密插入敌后,切断菲咬守敌的退路,随后在2排的协同下夺取重要制高点菲咬东侧无名高地。
王亮忽然想到了一点,补充道:“当时姜利民是临时调到7连3排当排长的,3排原来的排长是苏华海,因为利民过去了,所以他就成了第二排长。”
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亮对姜利民的临时调动进行了介绍。
姜利民原本是在362团8连服役的。
362团8连常年在桂省的桂平县搞生产,日常军事训练非常少。
虽然是农垦兵,但姜利民仍旧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干得兢兢业业。
提干后当了整整八年的排长,在团里的排级干部中是年龄最大的。
姜利民的父亲在疆省军区工作,生活在京城的母亲身体不是很好,姜利民又是家中的独子。
部队上为了照顾姜利民,决定安排他转业。
很快,姜利民所在的2排就分配来了新的排长,姜利民在未正式办手续转业之前就成了编外人员。
1978年底,陆军121师奉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命令进驻桂省中越边境,准备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王亮道:“在战前进行干部调整的时候,利民被调到团轮训队负责修理战术训练场地,这是一项临时性的辅助工作,不用上战场。”
“因为组织部门那边给利民办理转业的手续已快批下来了,他马上就脱下军装,完成转业手续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
穿一天军装一辈子都是兵。
若有战,召必回。
更何况姜利民现在的身份还是军人。
在得到所属的部队接到战斗命令,要参战后姜利民下定决心要参加这次作战。
他三次找到营连两级领导申请,两次直接找团首长表决心。
最终团里终于批准了姜利民的请求,让他到作战连队7连3排担任排长参加作战。
“情况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利民完全可以不用上战场的。参战的机会,是他再三申请才得来的。”王亮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任何的艺术加工。
1979年2月17日凌晨,按照前一天晚上侦察时选择好的路线。
姜利民带着他的3排在黎明前一阵黑夜的掩护下,避开敌人埋设的地雷、竹签和哨位,迅速穿过敌人的防线,占领了菲咬无名高地西侧山脚的有利地形,切断了敌人向后逃跑的道路。
很快,连指挥所带领的1排在南同山隘口打响了战斗。
紧接着副指导员率领的2排在朗伟方向也响起了枪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