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司令连连向战士们挥手致意,激动的战士们也用最响亮的声音回应着:“祝总司令健康!”
话虽然简单,但十分朴实,也喊出了所有战士们的心声。
随后便是重头戏分列式开始,率先通过**广场的正是穿着新式军服的海军方队。
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的两个方队通过**广场之后紧接着出场的便是王亮担任领队的海城海军高级炮校方队。
“现在经过**广场的是来自海城海军高级炮校的方队,他们是年轻的人民海军,他们正迈向康庄大道!领队的是王亮和高大山。”
王亮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那个时刻,那些人。
心潮澎湃,这是那个时候他的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强大的国家,强大的人民军队。
一股骄傲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是从零开始,虽然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条路要走,但!此时此刻,中国,扬眉吐气了。
海军方队走完之后紧接着便是陆军方队。
步兵师以三个建制步兵团和临时编组的冲锋枪、轻机枪、通信、重机枪、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各一个营的阵容接受检阅。
炮兵师以75毫米野炮、 105毫米榴弹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广场上。
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均用中型卡车或十**卡车牵引,场面颇为壮观。
战车师由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坦克兵各一个团整编而成。
当战车师进至**广场时,空军分别以双机、三机编队,一批批接连飞临上空,与地面的战车部队遥相呼应。
0314 阅兵:沧海桑田
0314 阅兵:沧海桑田
骑兵师尾随战车部队行进。
走在前边的是三个骑兵团方队,而后是一个骡马拖曳的75毫米野炮营。各梯队的军马毛色整齐划一,或全红,或全白,或全黑,三色相间;骑在马上的指战员,身着草绿色军装,手握钢枪,腰挎战刀。
共历时两个半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人民面前,为新中国的开国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让世界为之震惊。
宣告:中国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受欺负受凌辱的国家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站在**广场,王亮能够回想起曾经在这里举行的每一场大阅兵仪式。
因为曾经在这里举行过的阅兵仪式王亮几乎都参与其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整整十周年,新中国每年都会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
1950年,国庆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驾驭一千九百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广场。
1951年,国庆阅兵出现了民兵大队,他们都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代表。
1952年,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
本次阅兵最具有特点的是,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作战武器。
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并不是汽车,而是一百六十辆摩托车,霸气侧漏。
“1952年的阅兵仪式我没能参加,因为当时的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同美军作战。这一年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与地面部队形成了强大的立体阅兵阵容,展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其为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王亮道。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王亮感慨。
属于一代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青春不在喽!
一直到1953年的国庆大阅兵,朱德一直担任检阅式的最高执行首长。
1953年,国庆阅兵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还是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战场上可谓是大放异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装备给了我们志愿军的炮兵,先后有八个喀秋莎火箭炮团在志愿军兵第21师的统一指挥下参战,喀秋莎,多么美丽的一个名字啊,她给美帝及其走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