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装甲兵团钳形攻势之下,战场上的溃败已经使他的国家危在旦夕。
在那火烧眉毛的时刻,作为军校学员的他被派上了前线。
端起了步枪,他和自己的同学们来到了列宁格勒。
那个以自己的国家缔造者的名字而命名的城市,所有人都知道着座城市在未来的几十天甚至几百天里会上演什么样的一幕。
战争有多残酷,已经不用再多做赘述了。
没有理想的战争,战争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他的部队驻扎在离列宁格勒三十五英里的地方。
那次包围持续了八百九十天,单单是被炸死和饿死的列宁格勒平民就有八十三万之多。
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整整十八个月,我都没进过屋子,即使在气温低至零下50c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两个冬天都露宿在室外,从没过过一天暖和日子。老是打仗,老是挨饿。”
“而且,死人那么多。像我这种年纪的男孩十个里有八个都死了。我的三十二名军校同学中,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活了下来。”
那是一场残酷无比的攻坚战。
德军发起了强大而又疯狂的攻势,但一次又一次被顽强的苏军给挫败。
围困和拉锯战持续了近九百天。
死亡轻而易举,但他无所畏惧。
1942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被问到动机的时候,他回答:“那一年战争进行到最激烈最残酷的时候,我加入布尔什维克不是为了去司令部或后方找个工作干,而是为了留在前线,为了让战友们更信任我!”
1945年5月8日,暗无天日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他很幸运,活了下来。
那时,他已经晋升成了少校营长。
活着比死掉难,四年的战斗生涯,恶劣的战斗环境,给他留下了一身顽疾。
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肌肉疼痛、腹泻、呼吸障碍、消化器官溃疡、胃病。。。。。。
这些都是战争遗留下来的,同伤痕累累,残破不全的军队一样。
到最后,他的体重只剩下四十公斤。
万幸的是经过医院的治疗,他挺了过来。
战后的苏联百废待兴,军队蓬勃发展,他也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师长。。。。。。
职务越来越高,距离金字塔的顶端也越来越近。
1952年,他从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学院毕业。
1967年,他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
集团军参谋长、副司令兼参谋长、集团军司令,一切显得顺理成章。
“他的军衔平均五年晋升一次,到1975年的时候,他的军衔已经是上将了,并进入高级司令部任职。”王亮道。
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只是有一点不明白,老首长讲这个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也没有从中找到答案啊。
这,跟女排的那个事件有关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