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下游六七郡,要是本太子没记错,得安置了起码两三百万人。这特么还是大赵在册,以豪门大族的秉性,实际上肯定人口更多。”
太子李信,虽然不愿意过多关注文事,
但他有一大群忠心耿耿的武川主簿,还有二弟李安纵览全局,
基本上赵国三万里疆土的一切,李信还是了如指掌的。
且李信也一直认为,做事情就不可能十全十美。
按照父皇周云的说法,底下的人能出八分力,皇族都要他们供起来了。
“保守估计四百万,这些人如果皇帝救援,那所损耗的物资,不亚于一支百万大军的消耗。”
李勇身旁,在几个将领凝重的目光下,一个青年书生,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道,
“臣的理解是,从今天开始,陇西战争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支援,甚至说北疆的物资,都会转向黄河。”
睡,是睡不了。
太子有一套自己的歪理邪说:休息,是为了做事的效率更高。
但此刻,陇西大战略将要改变,太子李信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领袖的决断,往往比任何计谋都来的重要。
几个时辰前,武川嫡系的鹰信送来了消息,但那只有寥寥几句。
现在,关中大将军手里拿的,是赵国暗卫、影卫的详细情报。
‘元始五年,上元节前,梁国细作牺牲上千人,在魏州、博州挖开了三处决口,冰汛将会席卷黄河北岸。’
‘为了对等制裁,也为泄洪。赵国细作部队也在南岸挖开河堤。宋、齐本就河防脆弱,他们境内的洪水比赵人更甚。’
“哼哼!!”帅位上,李信一身干练的幞头锦衣甲,
瞧着这些,他冷笑不止道,
“难怪,孤一直觉得余建山保留实力有问题。这次街亭之战,孤也是小心再小心,确定没埋伏才吃。”
“原来,这孙子一直在等黄河出事!”
形势已经改变了。
街亭之战,虽然赵军取得了胜利,
但从战损消耗来看,必然是作为攻击方的陇西赵军损失更大。
这是换子!
陇望山下,赵军帅营,
李信已经完全清醒,他缓缓在沙盘前踱步,
此刻,在楚军岐山道礼县的沙丘上方,
似乎出现了一个面容严肃的农人,他环视战场,在跟李信一决高下。
本来,陇西战场,李信以为余建山被他一套组合战术打的偃旗息鼓,慢慢熬死他就行。
现在看来,有些事情居然还是他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