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赵人将失去强大的军队,进而失去暴力,国防跟地方权力失衡,赵国将会进入动荡期。”
在皇家的世界里,一直有一支力量,在关注国家财富问题。
自先秦起,西边咸阳的秦人,历经数百年的苦难,总结出来一套高效的组织手段。
而大才商鞅归秦后,这种力量被发展到巅峰,
《商君书》既是秦国崛起的基石,却也锁住了今后所有王朝的命脉。
弱民强国!可赵民一旦弱无可弱,赵国将会自然崩溃。
“汉初萧何深知秦国体系可怕,所以在入咸阳第一时间,他就将秦朝的一切收走,汉承秦制,一直流传至今。”
“但东汉末年,王符的《潜夫论》已经说明,这一套体系最多也就是两百年左右。”
地宫里,
右相李宣每走一步,王勃感觉他就像走在历代王朝的兴衰之路上,
他似一个后来者,在俯视每一个王朝的崛起没落,从中寻找赵人的长存之路。
“本相跟陛下计算过,以赵国现有情况,六十年后,土地兼并跟门阀大族,将会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现在陛下也好,本相跟魏大人也罢,作为赵人的掌舵者,我们将要寻找一条解决的路线。”
“而我们作为孤臣,终将死亡。但我们不该只有死亡,我们还要留下别的。”
六十年?!
王勃有些吃惊,一般来说,王朝前期活力最多就是三十年。
楚国在四十年后进入衰弱期,在秦、汉、晋等王朝中,算是国力维持的很久了。
“陛下不是一直解决的很好吗?”
地宫里,待李宣停下后,王勃掷地有声的开口了,
“传位三皇子,将实力根深蒂固的青山一族连根拔起,这样王朝第一批最大财富的持有者,就将全部消失。”
“随后二代皇帝登基,继续沿用楚太祖项衍的杀一存九之术,这样至少多延续百年。”
楚太祖项衍的杀一存九其实很高明,
它的办法是最能保持王朝活力的。
太祖项衍认为,只要一个群体的数量够多,一定会出现皇族、权贵、庶民,三个阶层。
他们之间必须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任何一方过强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庶民强则楚国混乱,权贵强则楚国空心,皇族强则楚国灭亡。
三者平衡,互相牵制,为楚人核心国策。
但也就是这个平衡,造成了楚国皇子登基的互相杀戮。
这份活力的代价,是少部分人的痛苦,
是每一个爬到皇位旁边的大门阀、大权贵的鲸落,
关中豪强霍氏是这样,河北豪强公孙氏也是这样,
这种杀戮滔天的办法,不是赵人所追求的解决之道。
“实力不会消失,只会代代相传。”王勃反驳了李宣的话,
“陛下,如果赵人不怎么做,那么赵国初期的开国势力将会保留。”
“不出几十年,赵国将会变成一个,比楚国还要门阀强盛的帝国。”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