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将军,幽州出事了,杨炯公子好像惹了大祸。”
甲板上,正当杨延还在思索,要不要将实际情况禀告皇帝之际,
一个杨氏家奴,送来了幽州杨炯的消息。
大祸?能有什么大祸。
杨延毫不在意,杨炯惹再大的祸,以他的实力,也兜得住。
‘以状元之身,御告科举舞弊,先后让太师、太尉、太傅被殿前鞭衣,罚俸三年……’
这……确实有点大。
看见了杨炯的消息,玄武将军东路元帅杨延,忽然压了压自己的额头。
几息之后,刀疤将军杨延有些愠怒,扶着船舷,无奈道,
“这平城小子,真是给本帅找事干。”
“咱们魏州军费本来就高的离谱,朝堂要查咱们的声音不知道多大。”
“现在好了,肯定要查。你去通知一下东线大军,各部收敛些……”
甲板上,接过杨延的命令,杨氏奴仆并没有急着走,
某一刻,他犹豫再三,才拱手对这家主道,
“主公,咱们要不要派人跟太傅、太尉解释一下,跟杨炯划清界……”
家奴‘限’字还没说出口,就见玄武将军冷眼转身,威风凛凛的轻蔑道,
“我,玄武杨延是陛下的刀,本帅怕谁?”
“什么豪门望族,什么四大外戚,不在我们的眼里。玄武军只跟陛下交代。”
家奴都是杨氏的死忠,一家父母妻儿,全靠主家才能活着,
他们跟杨家,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杨氏奴仆被呵斥,但他还是没走,
此人拱手,还想再说些什么时,却被威武的东路元帅杨延,抬手示意离开。
大河辽阔,
两岸朱红旗帜,连绵如火。
某一刻,刀疤将军杨延仰头长叹,喃喃自语道,
‘有些事,没人能选的准。未来如何,只有天知道。’
‘咱们十五万东路赵军,只忠于大赵皇帝,其他的不管。’
-------------------
关中。
长安郡。
风正飘飘,马正潇潇,赵儿远去,剑佩系红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山月冷,塞外霜凋,幽州万里,梦断陇山遥。
封侯拜将,建功立业的美梦,让无数赵人,踏上了血与火的战场。
可战场的残酷,又岂是几句诗词能说清楚。
楚赵街亭之战,
在十月的北风中,成了赵人的血肉磨坊。
龙首原官道,关中大将军李信的中军,蜿蜒如龙,
马蹄踏起寒泥,赵人一路行军在辽阔的关中平原。
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随着李信得到关中最高军事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