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小路,行人簌簌。
东风吹,枣红马上白书生,
素衣郎在前,牵马而走。
两人一马,谈天论地,缓缓前往幽州楼。
“嘿嘿……没事,杨某骑马太多了,一骑就胯骨疼,走一走好。”
“再说,那租马多贵啊。这玩意多租几次,在北疆都能买一匹了。”
知己……知己啊!
王勃小眼睛一眯,差点流下感动的猫尿。
这一路,帝都幽州之行,用他的、吃他的,到头来还要此人牵马,
王勃啊,王勃。
你真是个畜……天才,
这种无私好人,都让你找到了!
-------------
幽州城东,
大路向左,直通渔阳、卢龙。
小路向右,前往那幽州楼一带。
王勃坐着枣红马,有一搭没一搭跟杨炯聊着,一路缓缓而上。
越是了解杨炯,王勃就越是佩服此人的务实。
在只言片语中,杨炯竟然对法学颇有研究。
对赵国法纪之事,可谓背得滚瓜烂熟。
哼哼……背下来有什么用?要会用。
“杨某认为,赵国定都幽州后,重修的赵法,堪称神来之笔。”
“由此可见,赵人里面,还是有很多厉害的法家,希望我也能进去……”
杨炯的话,王勃渐渐听得很认真,
赵法,的确有可取之处。
其中,凡死前喊冤者,行刑必须停止,
打回郡级衙门重审。一切案卷,必须皇帝过目后,才能执行。
这一点,王勃就很认同。
还有更厉害的,
各郡各地,都有巡街御史。
但凡有冤屈之人,可当街拦路,
案件最低由郡一级处理。若是情节严重,便可改为京案。
幽州城外,
跨马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