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到现在,还觉得朕是在诱敌深入呢?”
“五龙山,梁军主力在,朕要是能吃下来,朕不吃?”
“收起轻慢之心,这一次,赵军打的是一支新生的军事强国。”
河间郡。
赵帝行宫。
龙台之上,赵帝周云怒视众将,大发雷霆之怒。
对于五龙山的失败,以及这一路的节节撤退,心高气傲的赵军将领无法接受。
他们在一处处战场,贴着军令擦边,跟梁军血战。
这些冲突,虽然赵军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在周云看来,是完全没必要,也有巨大风险的多余行为。
这些将领的水平,看不见凶险,
其实兵神与天谋的交锋,已经白热化了。
杨重楼摆出了一个乌龟大阵,各处战场都很平衡,
赵军一旦出现脱节,就会被四面而来梁军围住。
赵兵以骑为主,所以在据点驻守兵力上,是远远不如梁军的。
而骑兵突袭要找到破绽,
理论上来说,敌军要是没有失误,那么骑兵的效果很差。
偏偏杨重楼到目前为止,兵谋上几乎没有错误。
这导致赵军看似骑兵多,却迟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在整个战场上,都显得颓势明显。
这就是兵谋。
同样一千兵马,在兵法大家手里,跟在一个庸将的手里,其作用是天差地别的。
“陛下,李泰不怕。跟他们拼了。咱们赵人还怕拼命吗?”
“是啊,陛下,这一路被碾着打,上官家已经受够了。”
“拼?拿什么拼?”龙台上,赵帝周云勃然大怒,一脚踹翻了单膝跪在大殿中央,带头闹事的李泰。
“要拼朕在五龙山就拼了,还用等现在。打成两败俱伤,对赵人来说就是灾难。”
“没了赵国五郡之地的精兵,这万里江山到时候,还管的住吗?”
“摊丁入亩,权贵一体纳粮,十七斩、二十三法。这些事情,朕拿什么去压?”
“跟梁国一样,跟楚国一样,权贵门阀共治天下吗?”
李泰、谭狄、刘潮生、刘黑豹等将领,根本不知道赵帝周云的深远考量。
赵国的战争,不仅仅在战场,还在朝堂,在民间。
为什么梁国随时可扩充军队?
因为它将利益给了世家门阀阶层,所有各地方大族是拥戴梁军的。
而赵人的行为,说白了是劫富济贫,损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三王没有屠杀冀州之前,河北各族对赵军反感的原因。
兵贵精,不贵多。
这两年赵人的扩张,本质上还是五郡子弟跟草原兵马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