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卒从清水河谷,一路砍到蜀地,乃是挑衅阎王殿的常客,
他一边吃,一边自嘲道,“那可是十六营,能在盐城、灵武,立军阵战突厥异族的赵军精锐。”
“切,说的跟什么一样。咱们以前王台村之战,不是第一个上。”有余家队官不服。
“是啊,别说王台村,河间郡打高句丽,咱们也是第一个。大战用武卫,出战必胜。”
“这也就是入蜀地,没办法,解了那一身鸳鸯重甲。要是一对一,咱们还真不怕他们。”
远方,是漫山脚步杂乱的山林精兵,几个余家人在旁边疯狂吹牛打屁。
余丰懒得听他们扯蛋,按照这几个兵油子的说法,就算是赵军主力来了,他们也不怕。
歪树上,武卫军大将吃了一口荷叶糯饭,注意力集中在了舆图兵力分布,
山风吹拂,翠林如海,百鸟偶尔鸣叫,
这陇右大山里,隔着十几里,也许就能藏下数万大军。
这几仗其实打的不错,赵军初来硖石道,
对山地战不熟悉,还用过去建安军那一套老兵备。
殊不知,那些东西,都太笨重了。
武卫大将军余建山奉命入蜀作战,在这两年时间里,军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变革。
其中,余丰这支五千的优秀山地军,就是蜀中战场的产物。
群山作战,讲究的是出其不意,能在山中拥有强大行军能力,才是上策。
精锐山地兵,就好比山林战中的骑兵。
余丰的部队,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几乎可以出现在赵军右扶风一带,目前任何靠山的军事据点。
这次它打击了赵军数个目标,三岔镇、东沙镇、车辙,甚至陈仓楚军都去过。
其实在陇右一带,赵军是处于战场天然劣势的。
楚军拥有汉中,可以出各种山道,随意袭扰赵国。
而赵军只能被动防御各个据点,用兵多,消耗多,还收效甚微。
自古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肯定是很难的。
余丰这次袭击的军事据点,都远离汉中郡,已经在天水郡北山一带了,
再往东走,就到凤翔郡,算是进入了关中平原。
楚军如此嚣张,可见对山地作战,已经把赵军欺负成什么样了。
山战不同于北方大兵团,讲究的是少量精锐,神出鬼没。
三千精锐兵马,二千后勤兵卒,足以应对各种局部战场的突发事件。
且他们攀爬能力强,攻击赵军据点,都是偷偷摸上去。
十六营的将领,虽然带了一万多赵军来,且有一个旅的主力军。
但散开在整个陇右大山中,那又算什么?余丰想打他就打他。
只是,盛名之下,岂有虚士。
东沙镇一战,赵将刘承玄逮住了他们,
几番交手,余丰付出一些代价后,才撤离了战场。
藤盾、钩枪、短刀、弓箭,对上十六营的大盾重甲、长矛强弩,那是真的打不了。
“行了,你们几个别吹牛了。”余丰休息小片刻后,冷面寒眼,带着一军主将之威,怒喝道,
“赶紧的,趁着赵军还没转变过来,多打几场胜仗。过段时间,咱们又得防守了。”
-------------------
硖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