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跟四叔带了一扇野猪肉,六张上好的皮子,这可是很贵的聘礼了。
可人家就一句话,你们有户籍吗?没户籍就是野种。
俺家闺女是良人,不嫁野种。
那夜大哥哭了好久,他忘不了王家女看他时,嫌弃的眼神。
前方,大哥踏步在雪泥路上,
嘴里不停抱怨祖父的胆小,
自幼,他们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
少有腕力,能开强弓,屡立战功,却总是官位原地不动。
时日一久,同僚排挤祖父,
因为有祖父不懂事,会显得他们很没用。
后来,祖父恶了一位乌骨山城的将军,
那些同僚竟然对祖父挥动屠刀,杀了他的父兄,祖父最终被迫逃亡辽东建平县。
“这也就是赵军攻打高句丽山城,要不,咱们哪里有机会成为赵军!”
“不冒险?不冒险咱们凭什么翻身!”
两个衣着臃肿的猎户兄弟,说着说着,就来到了一处军营辕门前方。
小猎户看了看,这里应该是赵国的郡兵,
因为旗帜没有镶金边,也不是土黄色的,那就肯定不是赵国主战军。
这几个月,虽然他们是民夫,
但只要身处军营,赵军的兵卒等级,他们还是搞明白了。
赵国起自清水河谷,麾下有赵帝亲军、四方军、郡兵、散兵、民兵。
郡兵辕门外,小猎户看见他大哥点头哈腰,递交了名帖,
凶神恶煞的赵兵看了一眼,随后不耐烦的叫他们等着。
不多时,辕门内里,一阵甲胄响动,
绰号定襄河神的张小应,笑呵呵的垫脚,跟小猎户的哥哥打了招呼。
“哈哈,高兄弟来了……”说着,张小应木讷的看了看大猎户身旁,还有个小个子。
他不是很高,蓬头垢面,冬衣臃肿,大概十岁左右。
“张大哥,这是咱弟弟,他十四岁了。”
‘十四岁?骗傻子呢?’张小应虽然有点不信,但他为人和善,也就没多计较了。
军营辕门,数柄锋利的长矛竖起,让出了一条道路。
小猎户走在营道里,目之所及,都是甲胄鲜明,呼喊口号的赵军。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哥要将姓氏,告诉这个赵军兵卒,
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说成十四岁,
但聪明的小猎户,并没有乱说话,他相信大哥肯定是有目的的。
脚步整齐,铁甲长刀的赵国兵卒,自前方排成两列,巡视营地,踏雪而来。